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风云际会(上)
时间:2015-04-21 19:53:59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城市化研究所 

  一个城市、一项事业是否成功,有很多评价和衡量的标准。其中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是不是“人越来越多”。“该来的人”是不是一个一个都出场了,这就好像是搭起一方水泊梁山的舞台,108位英雄就会一个一个如过江之鲫在恰当的时候精彩亮相。一个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从最初的谋划创意到规划设计、投入运营、营销推广,需要众多不同行业的专家、行家、企业家的投入和参与,需要精彩纷呈的智慧碰撞和知识汇聚,更需要激情与勇气的相互砥励和传递放大。

  在顺德北滘,从2009年几家企业进驻开始,迅速显现出一种“人越来越多”的“风云际会”的势头。假如我们将前来北滘的各级党政领导、设计大师、校长教授、艺术家、传媒界人士和金融、产业、规划、管理等各方专家的名字列出来,那将是一个出乎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的英雄会。

  李德志与粤港产业创新设计中心

e1c9861ff6c3ed6c8898ec2d7348d26e.jpg

  在众多汇聚广东工业设计城的名家大师中,英国皇家特许设计师协会终身资深会员、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产品设计专家、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李德志是不得不说的一位。李德志教授早年曾求学海外,返港后一直从事工业设计工作,具有丰富的产品及汽车设计经验。其创办设计顾问公司超过20年,获奖无数。后来,李教授将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带回理大设计学院,将其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体现于他所统筹的“崭新应用设计学硕士”课程中。李教授在教学科研之余还在多家跨国品牌、香港及珠三角地区的企业从事设计顾问工作,提供以设计为主导的产品企划方案,以战略设计驱动创新,致力于帮助企业扩充客源、提高盈利并逐渐转型。

  2009年秋,李德志正式接受顺德区北滘镇政府的邀请,担任广东工业设计城顾问,将在区内产业发展规划、工业设计教育培训、本地制造业与国际产业资源接轨等方面提供战略性方案。“粤港产业创新设计中心”就是在此背景下成立的,是落实上述工作的实体。该中心将以创意产业经济为核心、金融资本为纽带,集聚国际金融资源,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立足于中国,将“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智造”,走出亚洲,与世界经济同步前进。

  李德志教授的加盟和粤港产业创新设计中心的成立对广东工业设计城未来发展的意义非同一般。他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对工业设计的认知和理解。一般而言,创新产品的诞生,总要经过概念、制定战略、设计、修改再修改、制造雏形、小批试产、量产及营销等阶段。由概念至试产,代表了一个典型的研发流程,当中包括产品和服务开发、技术创新、用户调研等过程。李德志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驱动创新的是设计而非技术,所以要关注和理解企业的限制,然后为他们设计适合其自身的创新方法”。这也正是粤港产业创新设计中心的基本理念。正如李德志所言,“企业家对设计价值的认识比设计能力更重要。”

  粤港产业创新设计中心具有一套先进成熟的战略设计理念和方法,并在国内外具备强大的专家网络,包含了战略设计专家(探求新的营商概念),调研专家(挖掘用户的需求)、科研专家(研究配合创新产品需要应用但不一定高成本的新技术)、各类专业的设计师(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类产品)、产品模型制造商(制作和修改产品雏形)、小批生产商(小批试产)、以及在如此复杂的创新产品开发流程中不能缺少的跨专业设计管理人才,以配合产业的需要和未来发展,通过其产学研的整合创新平台,有效探求全新商机、开拓全新市场、研发创新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全新的营商模式。

  2010年7月26日,粤港产业创新设计中心“产业创新设计工作坊”正式启动,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胡启志,中共北滘镇委委员、镇经济促进局局长霍炳朝,北滘商会副会长黎镜波出席了开班仪式并分别作了讲话。这次培训班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领导、负责创新产品开发与设计的主管和创新产品的设计团队,参与培训的人数达到56人,不仅吸引了北滘及顺德其他街镇的企业踊跃参与,还吸引了南海、中山等周边区域的企业。这次培训也摒弃了传统的单向讲授方式,采用香港高端大学MBA课程和工作坊的授课模式,旨在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参与者的创意思维和执行创新的能力都得到较大提升。培训根据企业管理者和设计人员的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与方式:企业管理者奔赴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与香港设计人才进行沟通交流、聆听香港专家的融资战略,同时到香港顶级商场圆方广场进行实地案例考察,进一步了解设计在创新产品及服务上的应用;设计人员的课程则采取香港设计研究生的工作坊模式,通过课堂的互动交流和自主创新,开展头脑风暴、讨论分析,最终提炼出极具创新理念的四个设计方案,有足不出户可知天下的家庭资讯系统、实用性极强的调光玻璃、功能强大的“美食家”未来厨卫家电、人性化的局部空间小家电等。

  怪杰石振宇和A-ONE

5ac9d235fd8be8ceb478c691117720e3.jpg

  石振宇永远像一个老顽童般精力旺盛,被誉为工业设计界的怪才,虽为清华美学院的老师,却丝毫没有学院派的做作和矜持,反而渗透着年轻时当工人的稳重和自信。一身随意的休闲装,手里夹着一根香烟,眼里不断闪烁着发现的敏锐光芒,对于如日中天的家电大鳄,他也常有微辞。这就是石振宇的标准扮相和皇城根儿文化孕育出的“范儿”。 他那种不羁的个性不仅在园区而且在工业设计界都是出了名的,但也有人这样评价石振宇,“会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做事,知道怎么做中国自己的东西”。

  石振宇在北滘京798有自己的设计工作室——A-one,在顺德工业设计园的机构延续了这样的名称。在英文26个字母中A是打头的,而英文one则是第一的意思,石振宇和整个A-one团队的志向不言自明。在这支队伍里,不仅有清华,还有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和广州美院三家中国顶尖美术学院的参与。石振宇虽然“愤世嫉俗”,也不乏“识珠慧眼”,否则他也不会把自己一年将近一半的时间放在了北滘。

  从接触中国第一台家用冰箱、第一个剃须刀、第一台电风扇的设计工作开始,石振宇就在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他给欧博音像设计的水滴系列和紫禁城系列产品在欧洲赚足了外国人的眼球,着实给中国工业设计界争了光、露了脸。在一篇题为《设计是一种责任》的采访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在上海国际高级音响展上,一位定居中国的德国老人在水滴音响的展位旁坐下不走了,坚决要求买下这款一见钟情的唱机。由于设计还在修正中,石振宇拒绝了老人的请求。但老人并未放弃,坚决要求把这款音响借回家去听两天。

  汪洋的转型升级这把火在石振宇看来非常及时,顺德现在搞工业设计势在必行,他认为,顺德制造的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产品在外观和功能上区分度不高,企业用于设计研发方面的资金较少,这样以量取胜的发展战略只能造成质劣价低的后果。以其对于工业产品苛刻的态度而言,那无疑在大量生产垃圾,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在他看来,家电产业巨大的工业产值意味着超低的附加值和超高的资源消耗。

  石振宇来北滘总有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感觉,他从一开始就以一种反常规方式在诠释着工业设计。他的设计场所与一般的工作室无异,杂乱无章,但其中总有一两件看似有趣的玩意。墙上挂着个“抽象”的办公椅,像个皮影戏的木偶,胳膊腿都能随意拉扯,通过形象化的模拟,石振宇希望搞出一个“为坐而设计”的椅子。与一般人的理解不同,他从来不觉得椅子之于人的意义仅仅是“坐着”那么简单,西方人希望坐着“舒服”,于是发明了沙发,而在中国人的习惯中,与“正襟危坐”匹配的只能是太师椅,那么,西方式的“舒服”体验与中国人对行为的文化传递能否有机地结合和嫁接呢?

  桌上还摆着一个被拆卸了的豆浆机,外壳和内胆已经被分离了,同样被拆卸的还有几盘来自中国南北滘各地的石磨。这是石振宇的另外一个思考。我们现在使用的白色家电基本属于舶来品,这本身就是外国人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以豆浆机为例,石振宇觉得豆浆机做出来的豆浆与小时候喝过的豆浆不是一个味道。这其中的根源在于工作原理,现有的豆浆机采取的是“快刀斩黄豆”的方式,而中国传统的豆浆则是通过石磨先碾压后研磨的方式慢慢将“豆”变成“浆”。这个过程中蛋白质和维生素发生的微妙变化,是千百年来中国饮食的健康之因。可是在享受西方家电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传统的中国饮食方式也与我们渐行渐远。所以,石振宇在大声呼吁,“应该开展针对中国人的行为习惯研究”。

  在国外,许多知名家电企业每年都有大量经费投入关于人的各种行为习惯研究等领域,而广大的中国消费者只能以“被动”的方式接受这样的产品。同时,国内很多家电企业还都在为了保证市场份额和微薄的利润而竞争,来不及考虑和从事这样主动超越的事业,所以,石振宇也清楚,在国内,这类长远的事业只能由政府来推动,而顺德工业设计园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这也许就是他到顺德来的最大目的吧?!

  石振宇深知,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将是一个长久的奋斗过程,而其中人才的培养又至关重要,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递技能,更是一种理念的传播。也许深受当年国营工厂里师傅带徒弟模式的影响,石振宇的身份角色也与目前高校里的“老板”有本质的区别。虽说在设计理念上,石振宇总有大胆前卫的创新和突破,但在人才培养方面,他则显得更为传统和恪守职责。他愿意和自己的学生待在一起,无论在设计园的工作室还是在食堂,偶尔也会与学生调侃两句,尽管如此,石振宇的学生还是相当怕他,因为他对学生的严格不仅是形式的,与一般课堂上的知识培养不同,石振宇对于动手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他始终觉得,单纯强调学生的专业成绩,忽视其实际动手能力,对于工业设计教育是一大误区。他觉得,在一般性的产品设计流程中,90%的过程被浪费掉了,制造业企业关心的只是最后的10%,但那被忽视的90%恰恰是工业设计教育最需要的。

  发展工业设计不仅对于北滘,而且对于顺德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产业,以至于刚起步时根本找不到对口主管的部门。邵继民之前在经发办负责科技发展,因此顺理成章地在原来的科技系统寻找资源。到广州与童慧明教授的接洽就是借用了原来的渠道和信息,而这时童慧明、石振宇等人正在筹建A-one,他们起初选址广州天河,一方面租金昂贵,另一方面缺少设计氛围。邵继民的到来为A-one找到了一个新家。

  嘉兰图的突围

5f3a92e5c776858b83a510c9aad93792.jpg

  2009年,嘉兰图自主设计的两款老人手机“CP09”、“CP10”获得德国IF产品大奖,这款针对特定人群自主设计开发的手机为嘉兰图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同时也为嘉兰图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转型提升路径。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丁长胜还希望以此为契机,将嘉兰图打造成一个老人用品专家。应该说,嘉兰图的加速转型也是市场“倒逼”的结果。2006年,一款手机的设计订单报价是15万左右,而到2009年,这一行业的平均报价已经跌至4万—4.5万。随着外部市场需求的变化,设计行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成立于2000年的嘉兰图就经历了设计行业的这一起伏过程。嘉兰图也曾尝试过一些突围方法,比如拓展业务领域,除了服务手机产业外,还涉足家用电器、通讯终端、医疗仪器、工业设备、玩具等领域。虽然业务领域拓展为嘉兰图获得更多的设计订单创造了条件,但战线过长同样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细分行业的复杂性让嘉兰图有些力不从心,使其又将发展重心放回了他们最为熟悉的手机设计领域。

  2006年,一个客户委托嘉兰图设计一款老人手机,嘉兰图对客户的诸多设计想法提出了异议,然而客户并不接受这些意见,坚持要求嘉兰图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这一次倒逼得嘉兰图不得不考虑,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认为合理的设计呢?从过去提供设计方案到现在将方案转化为真实的产品,并寻求一定渠道销售最终实现产品价值,嘉兰图的身份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但这也许成为未来很多工业设计企业发展壮大的路径,工业设计的内涵和本质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变得丰富和鲜活。在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辈出的时代,中国工业设计除了提升自身的纯设计水准以外,需要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其他知识。一流的设计需要一流的设计师,而优秀的工业设计企业可能更需要全面的企业家。

  客观地讲,设计公司进入制造业绝对是“惊险的一跳”,在资金和市场方面都身单力薄的设计师,一旦进入自己本不熟悉但已经拼杀得尸横遍野的竞技场中,真是群雄环伺、险象环生。有机会在手机市场上搏出一桶金的嘉兰图,开始从容地开展他们真正要做的事情:从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出发,开发出令市场意想不到的新产品。丁长胜和他的副总陈健、杨凌来到了北滘,他们的目光瞄准了国内白色家电的航母美的集团。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