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构想和李克强总理推行的新型城镇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并且得到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同时也使这个世界上最长的经济走廊的市场机会和投资机会得以凸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暗潮涌动,城镇化与“一带一路”正呈现水乳交融、并驾齐驱之繁荣景象。
修筑于秦朝的长城不仅是军事防御工事,而且是连接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走廊;起始于汉代的古丝绸之路不仅是物的交换走廊,也是亚洲历史文明的纽带;开凿于隋朝的大运河连接的不止是商品和贸易,更是来自中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文化、宗教和文明。有研究者指出:“一带一路”将涵盖26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4亿人口,将产生21万亿美元的经济效应。一位华盛顿智囊团的中国学者认为,“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更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因而将加快包括中国在内的城镇化进程。
据不完全统计,各省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一带一路”基建投资项目总规模已经达到1.04万亿元,主要包括重庆、四川、宁夏、江苏、海南、云南、陕西、福建、广东、广西、浙江等省市。从项目分布看,以铁路、公路、机场为主,占到全部投资的68.8%。从收集到的20多个海外项目统计情况看,累计拟建、在建投资规模达到524.7亿美元,主要集中在中亚、南亚等地区,投资方向以能源、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
笔者仔细地研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既有处于城镇化成熟阶段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专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以铁路、公路、机场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建设速度和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将有助于相关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交通壁垒的打通,各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局面势必会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可见,“一带一路”和我国的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意义非凡。
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将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金融、产业、贸易、旅游、交通等多个领域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广的合作领域, 但是,我们决不能简单地把“一带一路”理解为基础设施的互联。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首倡国,不应像历史上某些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那样,将世界建立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其余地区为依附的等级概念,而应以互为中心、互为边缘、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概念,连接起不同的民族、宗教、语言、习俗和传统;不应把过去以项目输出、资源输入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模式简单复制,而应携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大胆地走出去,使“一带一路”与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互融合,大胆探索创新、金融、物流、信息、贸易五大功能高度融合的一体化国际贸易新模式,使“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