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业矛盾凸显,大龄失业问题趋缓”,正在成为我国就业问题新常态,这与国际劳工组织对于全球青年失业率2018年将升至12.8%的预测彼此呼应。
青年就业问题中,“有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情况较多,表明就业期待与职位之间存在较大的心理错位。上海复旦大学与杨浦区连续两年的青年就业跟踪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而且这种错位不只表现在年轻人那里,还包括其父母家庭。
根据这份调查报告:有近三成受访失业青年对政府提供的岗位“都不想做”;剩下的人中,因“餐饮服务”不体面且较辛苦,仅有12%的人愿意从事。一位曾在“吉野家”做过短期兼职的受访者表示,“即使工资高也最多兼职,因为丢脸。”
我国城市中,35岁以下青年多为独生子女,被呵护着长大养成的“骄娇”二气,成为求职过程中突出的心理障碍。“收入待遇高低”、“工作稳定轻松与否”成为求职的最重要因素。
笔者采访过一名青年,大专毕业后做过工程监理,收入不错,却因为忍受不了频繁的加班和出差而辞职,此后三年多一直没有找到比上一份更令他满意的工作,就此沦为青年失业大军中的一员。
李克强总理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获得理想的职业、走到高的岗位往往也是从低层做起的。我并不想把‘总理’和‘农民’这两个岗位做贵贱之分。但是,我也可以告诉大家,在几十年前我就是农民。当年我当农民的经历对我今天担任总理的职务受益匪浅。”
可见,只有让失业青年放下身段,“脚先着地”,认识自己,认清形势,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从平凡做起,才能真正体认何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需要“脚先着地”的不仅仅是失业青年,还有他们的家长。对于子女的过度溺爱与保护,是中国式家长的通病。在孩子的求职之路上,他们往往是冲锋陷阵的“排头兵”。
这些家长大都是“苦过的一代”,对于子女的未来,他们有着更美好的憧憬,往往不愿再让他们生长在阳光雨露中的下一代品尝工作的艰辛。于是,在各大招聘会、就业咨询会的现场,总活跃着一群代替子女挑选工作、投递简历的爸爸妈妈。他们宁可子女在家无所事事成为“啃老一族”,也要对那些入不了他们“法眼”的工作坚决说“不”。
报告中将“收入来源全靠父母救济,自身没有任何劳动收入的青年群体”界定为“家庭依赖”。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依赖的失业青年主要集中在“85后”的未婚男性。这群人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和长辈的细心呵护下成长,缺少独立自主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本身对家庭的依赖性强,对求职就业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父母的过度保护与资助,往往会选择“主动失业”。
一个问题更引人深思——青年就业“困难户”往往也是“家庭沟通残缺户”。失业青年的家长在给予子女物质帮助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与他们的精神沟通。
了解孩子在求职过程中的所想所需,帮助自己和孩子摆正求职心态,应该成为每个失业青年家长的必修课。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在青年求职过程中成为“正能量”。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青年正以全新的方式“脚先着地”。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以网络就业、网络创业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式不断涌现。原本待业在家的青年,通过开淘宝网店,做游戏代练等方式获得劳动性收入,有些还相当可观。
与传统工作相比,这些灵活的的就业方式更对一些年轻人的胃口,也让他们在求职之路上摆脱了屡屡碰壁的窘境,重拾自我和信心。
新兴就业形式的出现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对于新生事物一味按照过去的方式方法衡量和管理,不加以正确地引导,必将乱象丛生。同样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就业形式也需要培育和保护,让青年有更多方式“脚先着地”,必然离不开政府所提供的合适的政策和服务支持。
说到底,失业青年,只有脚先着地,脚踏实地,才能抬头仰望更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