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乡村教师举起的文明灯火,燃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让乡村和城市相携走进现代中国
基础教育的热点话题,这些年常常胶着于择校热、课业重,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就读门槛,多是围着城市打转儿,而乡村教育问题则相对沉默。不少农村孩子担心,艰苦的条件下,还有多少老师能坚守?一些乡村教师孤独地承担着包班教学,在“麻雀校”里成为全能老师,他们薪酬微薄,有的甚至白天教学、业余时间打工来贴补家用,遑论职业尊严?从最近中央媒体的一些报道中,乡村教师的难处,乡村教育的短板,令人关注。
乡村的三尺讲台,事关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命运,更关乎整个民族的未来。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乡村教育引起决策层高度关注。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就直击肯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教育被提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高度,誓言“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这份源自顶层设计、安排操作细则的改革计划,最令人振奋的,是一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局部“理疗”,将药下到了腠理深处。比如,城市基础教育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敞开大门,固然令人欣慰,但是,只有乡村与城镇拥有相对均等的教育资源,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才会从根本上缩小。再如,农村大规模撤并乡村学校,对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曾经生动热闹的乡村学校,生源少了,规模小了,教师跑了,乡村文化主心骨何处安放?孩子们翻山越岭奔向遥远的学校,年轻父母在城里辛辛苦苦打拼,祖父母则孤守于空荡荡的村落,谁来撑起乡村的明天?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给汉武帝献策,“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意指乡村教育的根本,是“教化乡邑”。陶行知的话,在今天仍然值得深思:“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小而言之,全村的兴衰;大而言之,全民族的命运都掌握在小学教员的手里”。
掌握着“全民族的命运”的乡村教师,是一盏盏灯火,驱散乡土大地的蒙昧,烛照乡土文明的传承。
尽管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往城市转移,尽管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但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坐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差距同城市日渐拉大。对农业大国的中国而言,对向来秉承“礼失求诸野”、以美丽乡村作为精神家园的中国而言,乡村绝不能失守,乡村教育的灯火绝不能黯然,乡村教师的尊严绝不能委顿。对我们来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不仅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个发展课题。
“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希望在强有力的“支持计划”下,乡村教师以及乡村教育,都将有温暖、踏实而有尊严的未来。而乡村学校承担的潜在责任也将发扬蹈厉:传承文化、维护社会安定、培育有凝聚力的民风民俗。用乡村教师举起的文明灯火,燃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进而让乡村和城市相携,一同走进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