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区白涛镇石门村小学位于海拔700多米的山上,距离城区有近两小时的车程,学校有219名学生,11名老师,属完全小学。记者近期到这所学校采访发现,学校面临着严重的教师结构性短缺,近十年没能招来一名教师,一名教师教五六门课程的状况普遍。(5月21日中国新闻网)
重庆石门村小连续十年“一师难求”,是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尴尬反映,是中国教育资源不均等的直接体现,是城乡教育不能统筹均衡发展的致命因素。
乡村学校持续多年“一师难求”后果是极为严重的。蜡炬终要成灰,春蚕终将丝尽。再有多少忠诚教育事业者愿意在乡村学校三尺讲台“一站到底”,他们都将有退休和逝去的那一天。新鲜血液得不到补充而逐年萎缩的教师队伍,如何能够承受教育教学任务的繁重?乡村教师的知识结构也会随着年龄的老化而老化,他们参加培训的机会与时间也会因教学需要被迫减少,不适应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他们,他们能否不误人子弟?有能力者凭本事另谋高就了,有关系者凭一声招呼调离了,那些留守乡村学校的教师心理怎会平衡?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也会锐减,一些心理扭曲者会用师德师风的败坏来报怨人生不公、报复社会不平。
乡村学校“一师难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客观条件不理想。交通条件差、通信条件差、生活条件差是乡村学校的共性问题,在温室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怎会选择这样的环境去吃苦受罪?二是教育投入不到位。乡村学校与城镇学校相比,校舍破旧,桌椅破败,设备不齐,生源较差,造成教师“桃李满天下”梦想不易实现,不甘于默默奉献。三是机制不健全。教师不是怕去边远艰苦的乡村学校工作,而是怕在那里工作一辈子。在对乡村学校教师的关爱机制不健全、正常的流动机制也没有形成的情况下,哪个教师敢拿青春赌明天?
“一师难求”的方程怎样求解?笔者不敢一概而论,只提一些方向性建议。一是要让乡村教师能体面地劳动。要加大乡村学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消除通信盲区,改善教学条件,配齐教学设施,维护校园周边社会稳定,丰富乡村学校业余文化生活,让年轻教师想去、敢去。二是要让乡村教师有尊严地工作。要取消教师教学质量排名,评估教学质量要考虑生源等各方面差异。要取消名师、名校等存在歧视争议的命名活动,不戴有色眼镜看乡村教师,认为他们“矮人一截、低人一等”,让他们在社会上得到应有的平等与尊重。三是要让乡村教师有梦想地生活。要建立健全正常的教师流动机制,让所有新录用教师在最边远的乡村学校参加工作,在最优越的城市学校离岗退休,让每位乡村教师对生活都有预期、对工作都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