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种商品,小到食品,大到汽车,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能够享受到退货、召回、维修、双倍赔偿等权利。但是,作为最昂贵的消费,房屋的质量出了问题,消费者却处于十分弱势的境地,这显然不正常。
又到一年一度的“3·15”,每年这一天,都是各类消费问题集中曝光的日子。可以注意到的是,最近几年,房产消费日益成为各种纠纷的高发领域,但与此同时,相比其他消费,房产消费维权要困难得多。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民盟青海省委专职副主委程苏建议,应完善商品房质量追溯机制并延长商品房保修期。
房产,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最大一笔消费。现在各种商品,小到食品,大到汽车,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能够享受到退货、召回、维修、双倍赔偿等权利。但是,作为最昂贵的消费,房屋的质量出了问题,消费者却处于十分弱势的境地,想要讨回一个公道非常之难。
例如程苏代表提到的,房屋的产权是70年,但房屋防水、外墙面防渗漏的保修期只有5年,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更只有2年。如此宽松的质保要求,如何能杜绝开发商和建筑商偷工减料和弄虚作假?
当下,在房屋的销售中,各种陷阱和欺诈可谓比比皆是,例如商品房广告的虚假宣传,期房和现房不相符,精装修缩水,购房合同附加不合理条款,物业与开发商对房屋质量问题扯皮等。但对于这些问题的监管,却存在诸多空白。
以精装修缩水为例,对于精装修住房,由于我国至今未出台权威指导意见和验收标准以及具体的监管措施,这就导致市场上提供的装修标准、验收标准参差不一。再如,房屋质量之所以屡屡引争议,是因为责权没有详细界定,缺乏长期有效的责任追溯体系。一个几十块钱的电子产品会有保修期或详细的产品说明,但商品房这么金额巨大的商品,质量详情却是一笔糊涂账。
在房产消费维权中,维权成本也非常高昂。此前有报道说,只要是涉房的质量鉴定,收费基本上都在千元乃至万元以上,一位业主就曾向媒体抱怨,一扇窗户的鉴定费就高达2500元到4500元,这笔费用可以买10个新窗户。
房产消费之所以成为纠纷高发的领域,说到底还是公权力的缺位。所以,解决房产消费“维权难”,必须通过立法,强化对房屋质量的监管和保障。例如,日本法律就规定,购房者享受的房屋绝对质量保证期是20年。在20年中,房子出现裂缝、倾斜、渗漏等建筑质量问题,房产开发商必须无偿修理,并作出相应的赔偿。此外,在日本,房地产开发商需要公开建筑的具体标准,便于消费者货比三家。例如,开发商会公开具体建筑的具体细节和标准。甚至在装潢时,开发商连墙纸中所包含的化学物质都会标明。这些国外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房子,作为普通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商品,作为攸关公共安全的商品,其质量保障反而最薄弱,无疑很不正常,这一问题已到必须改变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