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大报告中,“新四化”采用了这样的文字来阐述,“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作为“新四化”成员之一,激活经济活力,是一巨大引擎,引人注目。启动引擎,才能带活经济的“活眼”,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避免雷区,误伤自身,城镇化,须在“人”字上下功夫。
打造城镇化,保护个体原创力是前提。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的城镇化,离开人的积极参与,城镇化就成了木乃伊,没有了活力。避免源泉断流,城镇化须在个体原创力的肯定和保护上加大“筹码”。创造一切能为个体智力绽放保驾护航的机制和环境是“筹码”应有的内涵,其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重中之重。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只会鼓励山寨的抄袭,不会激活原创的热血。没有热血的注入,个性化的智力产品便不会“枝繁叶茂”。创新活力便不会落地。高校智力年年大量输出,鼓励小微企业、鼓励青年创业,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无疑给创业的青年人泼冷水、扯后腿。保护原创力,激活人的活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城镇化也只有在这样的驱动力的带动下,达成所愿。
打造城镇化,搭好平台是关键。每个人的发展都需要平台。城镇化的突围也需要在搭建平台上有所作为。13亿人分布在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具有不同的区域特点、人才结构格局、自然资源和生产优势。城镇化要“因城而异”“因地制宜”地搭建各式各样的发展平台,而不是“一刀切”式的“造模子”工程。平台搭建应在特色上下功夫,地方、资源、人才三大特色应是着力点。不同地方具有不同文化、历史传承,在搭建平台时不能忽视、抹杀;各地自然条件不同,资源更是天差地别,其先天性差异须因地不同地加以挖掘;人才特色,更多体现在产业特色和人才的吸纳程度,不同的产业需要不同的人才,打造城镇化,人才的吸纳不可或缺。只有“三管齐下”,城镇化的平台搭建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造城镇化,产业多样化是核心。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媒体报道一些地方农民不愿意做“城里人”,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城里没有产业的支撑,俗称“没活儿”。没有产业的驱动,各式人等在城里无法立足,城镇化便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落地生根”更是可望不可及。发展多样态的产业就成了城镇化的“杀手锏”。有些地方适合农产品加工业,就应因势利导、招商引资,做大做强;有些地方适合种植热带水果,就应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农入伙;有些地方金融服务业有基础、氛围、有历史传承,就应鼓励多加挖掘、创新。产业链条一旦形成,就会激发经济潜能,创造就业岗位,农民安心进城也就自然而然。打造产业集群,是打造城镇化的桥头堡,攻下了,城镇化的使命就完成了一半。
打造城镇化,建立公正机制是催化剂。随着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追求个人权利的最大化已成趋向。维护个体在法律、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正就显得尤为重要。城镇化从某个角度讲,是人才的流动化。没有公正的权利捍卫和保护,人才的流动就不能实现合理、合序的流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才的流动需要各项公平、公正机制的建立方能遂人心愿。媒体上不时刊发的因“户籍”“社保”“限购”等问题造成的百姓困扰,其根源还是在公平、公正建设问题上出了纰漏。弥补短板,城镇化的建设才能扬帆起航。当然,公平、公正机制的建立,是一项长期、具有潜在激发作用的工程,不能忽视、不能漠视、更不能急躁。
有了人才原创力的激发、平台的搭建、产业的布局、公平公正机制的建立,人才的活力就会得到绽放。打造城镇化也只有在人才活力注入下才能焕然一新,才能避免千城一面,才能避免农民上楼后的尴尬,才能实现上亿人的空间有序大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