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昨天或今天,真正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不会把自己的昨天和今天切割得一干二净。以适当形式保护好北京的传统和文化符号,就是留给未来的巨大财富。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参加市人代会东城代表团全团会议时,重点谈到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问题。他指出,以往经历过全部回迁、大规模功能区建设、微循环疏解、局部开发等模式,如今在改善城市面貌上,又提出了文保区保持胡同肌理、乡愁记忆等要求,标准更高了,因此在现在的基础上,对老旧小区、文保区的改造更要积极探索出新的模式。
北京,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既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首都,一座特大城市,又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名城,是一个有故事、有特色的地方。一座城市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昨天或今天,但城市的历史又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从今天走向明天的。世界上任何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在走向明天的时候,都不会把自己的昨天和今天切割得一干二净。所以,以适当形式保护好北京的传统和文化符号,就是留给未来的巨大财富。
郭金龙书记提到的胡同,正是北京最具标志性的符号之一。在这座五朝古都、历史名城中,一条笔直的中轴线贯穿南北,与此平行、垂直着的许多胡同,又将城区分割成无数方形。曾几何时,北京的胡同密如牛毛,细如蛛网,最多时曾有6000余条。这些林林总总的胡同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比马路、街道要窄,至少不能双向跑汽车;二是以平房组成的院落为主;三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不夸张地说,有效保护好北京的胡同,就是保护北京的历史和文化,保护北京的标志和符号,就是给北京留下一座丰富的传统文化宝库。
多年来,有关部门为保护北京的胡同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在核心区划出了多片胡同保护区,在许多胡同内的四合院也做了保护标记。而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如何保护好胡同肌理,并以此留下乡愁记忆,的确对北京的城市发展、旧城改造、传统保护和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保护好胡同肌理,首先应当在旧城区即原有各个城门圈定的范围内,进一步明确刚性保护区,在此区域内停建大型现代化设施,维护好现存胡同的整体布局及脉络。在此基础上,要分两个层次,对胡同内的不同院落实施有效保护。一方面,对胡同中那些经典的院落、名人旧居和古建,可由区政府、街道、院落现属单位及住户共同协商,按照既保护文物又开发资源,既保护胡同的公共价值又兼顾住户实际利益的原则,或为住户安排新居,对院落整修后对外开放;或由各方共同出资修缮后开放,允许适度收费给住户以补偿。考虑这些院落大多是单位宿舍,现有住户也大都不可能是院落原来的主人,因此,解决问题的成本不会很高,解决起来也不会有很大的困难。
另一方面,对那些普通的大院儿小院儿,可借鉴以往改造的经验,政府出一部分,社会集资出一部分,原住户出一部分,对胡同内的院落进行改造。在保留原风貌、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加装卫生和取暖设施,改善居住条件,既让这些胡同得到整体的保护,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使这些胡同真正成为京城一张永久的城市名片。
此外,对那些已经消失、名存实亡和已经处于拆迁中的胡同,应当把胡同的名字及时保留和固定下来,防止胡同文化资源继续流失。有的胡同已经“变”成宽阔的大马路或整齐划一的居住小区,也应当尽量继续以原胡同名对其命名,以这种形式留下有限的历史记忆。趁着现在还有资料和记忆可寻,可以考虑在首都博物馆或是其他合适的展馆,制作北京胡同布局的大型沙盘和三维动画。即使是已经完全消失的胡同,也应尽量将其有关信息存入博物馆、展览馆,使所有的胡同和胡同的名字成为永远的乡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