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近日,城市化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李迪华副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年前,大拆大建、“广场热”、“草坪热”、“水景热”主要在一些沿海城市盛行,如今已蔓延到内地,甚至成为许多经济并不发达、土地资源非常紧张的中西部城市,同质化和低质化城市建设形式主义现象十分严重,亟待改变。
“大尺度的道路系统、超大尺度的广场、超大面积的水体、不切实际的绿地率,以及远离使用者人群超大体量的文化设施综合体等都是典型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它们常常以生态和以人为本的名义出现,都是错误的城市观念表现。”李迪华说,很多人都不假思索认为,城市中绿地越多越生态,这是错误的。绿地过多会造成土地浪费、市民生活不便,而且还需要大量建设、管理和维护成本,导致城市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方向错误和负担加重。
李迪华透露,他在去南方某地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个贫困县将对口帮扶城市拨付的数亿元资金用来修建了一条景观大道,不到两年时间,新任“一把手”又耗资上千万元,将景观大道两旁绿化隔离带上的乔木更换成了“自己喜欢的”观赏效果更好的树种。中西部地区不少地方,有钱栽花种树,却不愿意花钱盖学校、给教师加工资,而且很少会受到质疑。这种反复“折腾”城市大街上的花草树木现象,“流行”于几乎全国所有城市,甚至一些乡镇都开始效法。
他介绍,错误的城市生态观念,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给生态带来破坏。以在城市建设人工湖来说,为了保持人工湖正常水位,减少补水费用,通常需要给人工湖做严密的防渗,这样会带来一系列的水文和生态问题。城市内的人工湖把宝贵的水资源截留在城市中,会加剧下游河流断流,造成地下水补给更加困难,地下水安全和水生生态系统安全都受到威胁;经过防渗处理的人工湖水流动困难,水质容易发生富营养化;没有水生活经验的北方城市的人工湖还常常危及人们生命。大面积的人工湖看起来很美,但不应该为了满足眼球的需要,去做实际上破坏环境的事情。
对“伪生态”现象产生的原因,李迪华认为是干部的考核遴选机制以及错误的政绩观导致了城市生态建设中较功利化、眼前化现象普遍存在。不刻意追求GDP,为可持续发展默默无闻作出贡献的本地干部得不到提拔,而许多异地任职的干部,到一个地方'折腾'一些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就被迅速提拔走了。以GDP为标准选拔干部,虽然城市建设和经状况表面上会迅速改观,实际上会制造出许多'垃圾财富',未来需要用更大的经济投入去治理环境、消解过剩产能、更新同质竞争经济。在选择GDP还是选择环境上,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还有我们在对城市生态建设的评判标准上也出了问题,国家园林城市的评选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错误的导向,造成了各地城市为了看起来‘绿’而盲目提高绿地总量,和追求绿化与美化的形式主义和浪费。现今城市生态建设的评价指标跟人的生存质量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没有直接联系,好的评判标准应该回到能够同时保持‘人的健康’和‘城市与区域环境健康’上来。”
他认为,本质上,城市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应该从思考“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城市”的角度出发重新反思“什么是城市”,进而建设人们可以“持久生活的城市”。这样的城市,人们可以时刻感受到生活便利、生活成本低,人人安居乐业。以通勤为例,表面上看似和城市生态建设无关,实际上,人们出行便利,不需要开车上班,就可以减少许多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降低生活成本。这些都是城市生态建设应该考虑的问题。中国人口多、资源分布不均匀,土地、能源和水都是战略性短缺资源,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资源矛盾更加突出。我们的城市生态建设应该尽可能通过改善城市布局、功能结构,通过建设紧促型复合功能城区和城区组团,降低土地等战略性资源的消耗,在满足人们过上健康生活的要求同时,维护城市环境的持久安全,保持城市与区域生态持续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