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黎 武汉知名音乐人、爱与和平TM音乐节创始人
在音乐之路上的坚持源于我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1994年,我还在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就读期间,就和几位外教和中国乐手组建了武汉最早的原创乐队‘THE COMRADES’,并且在各大高校进行过多次巡演。之后又与鼓手张明(后来达达乐队的鼓手)组建过“肥皂”乐队。1998年以后我从事过英文翻译工作,但依然热爱音乐。所以2000-2010年我创办了“武汉摇滚网”来推广本土原创音乐,2000-2006年之间网站也曾经举办过多次的小型演出,直到2007年,策划了武汉原创音乐历史上的首个大型音乐节—爱与和平TM音乐节,并一直坚持了下来,把自己的爱好最终变成了事业。
武汉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重镇之一,这里走出了众多著名的音乐人和团队,如达达乐队、田原、黄格选等,同时武汉拥有无数热爱音乐的人群:高校学生、社会青年群体、IT及金融白领精英、文艺青年、外籍人士、前卫潮流人士等等,武汉的媒体对本土音乐也一直给予很多支持。爱与和平TM音乐节就是在这样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下诞生的。
从2007年至今,爱与和平TM音乐节已办了八年,绝大多数武汉知名乐团都参加过爱与和平TM音乐节的演出,通过音乐节的平台让这些优秀的原创音乐走向公众,目前音乐节已经是武汉本土原创音乐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品牌、原创文化品牌。在过去八年中,我们不仅仅在本土推广原创音乐,也和国外的音乐组织产生合作,多次参与中法音乐节、德中同行·武汉站、瑞典文化周等对外交流活动。我希望爱与和平TM音乐节最终能成为一个立足于武汉、面向全国、辐射国际的音乐及艺术交流与互助发展平台。
而爱与和平TM音乐节与昙华林的结缘,在我看来似乎是命中注定的。早在我组建‘THE COMRADES’乐队时,就经常与湖美的音乐分子交流并组织演出,那时候大家都租住在昙华林街区,于是那些音乐、美术、老建筑、街区、摄影,都成为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回忆。因此,2014年爱与和平TM音乐节有幸参与到“昙华林艺术节”这个极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中,举办了5场原创音乐的推广演唱会。这几场演唱会虽规模不大,但在内容上已经融合了原创音乐、昙华林文艺店铺、社区街头文化等重要元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武汉是一个发展中的大都市,尽管有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缺憾,但是只要你热爱他并愿意为他的发展奉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那么武汉必然会越来越好。昙华林作为武汉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历史缩影和文化标签,她的存在本身就是这个城市发展不可忽略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同时昙华林的国际历史属性也使她在未来的发展中在“海外寻源”、“国际接轨”和“国际文化区”这几个发展方向上是必不可缺的。我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与协作,昙华林在武汉城市发展历史中会更好地起到独特的作用。
音乐与城市的互动也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例子:瑞典博朗厄市(Borlange)曾经是一个以暴力著称的城市,在1999年两个年轻人创办了“瑞典和平与爱音乐节”呼吁人们互助互爱。开始他们也只是在小教堂里举办演出,在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后,“瑞典和平与爱音乐节”成了瑞典著名的音乐节,而人们在提到博朗厄市(Borlange)的时候,会立刻想到:这里是和平与爱音乐节的发源地,有非常棒的音乐和友善的人群。每年音乐节期间,来自瑞典及欧洲的超过五万人群就居住在城郊特别开辟的帐篷营地里,音乐节不仅仅是城市的名片,更为城市的经济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音乐是世界上最不分国籍、种族、跨越语言的艺术形态,它具有非常深厚的包容性以及互动性。武汉作为中国音乐发展的重镇,走出了不少著名音乐人和团体。爱与和平TM音乐节作为武汉民间的独立音乐文化推广发展机构,正在努力为武汉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己之力,成为擦亮武汉的一张音乐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