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政府创新与社会创新,一个都不能少
时间:2014-11-07 08:53:47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俞可平 

1a644e129583e2d2c0ca36eb28ca83dd.jpg

学历:哲学和政治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德国杜伊斯堡大学名誉博士。
职务:现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首席专家、“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研究与奖励计划”总负责人,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教授或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哲学、比较政治、中国政治、政府创新、公民社会、全球化、治理与善治。

  提问1:有人说我国慈善体制改革的时候到了,您对此怎么看?在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过程中,哪些因素是不可或缺的?

  俞可平:慈善体制改革其实是社会体系改革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推动和发展慈善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一直认为慈善是衡量社会文明的一把重要标尺。慈善的发达程度,从相当程度上表征着社会的文明程度。现在举国上下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要求大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重要的核心价值就是“文明”。其实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一种状态,我认为慈善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社会文明的程度。所以,我们推动慈善事业,其实也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少城市在大街小巷都贴了许多标语口号。在我们中国这样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下,标语口号对治理国家来讲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更重要的还应当是实践。做比说更重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同样如此。要我说,做一件善事,胜过一堆标语。做善事,就是参与社会的慈善活动。

  发展慈善事业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政府和社会在慈善事业上各有自己的职责和作用,它们之间可以互为补充,而不能够相互取代。政府在发展慈善事业上,主要的作用是制订政策法规,对慈善组织和慈善行为进行监管,同时给予基本的财政支持。而社会在慈善事业当中的作用主要是动员公众参与,社会应当担负起慈善活动的日常运行职责。政府和社会各有职责,在推进慈善事业中应当形成合力。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制订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慈善体制的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的内容。所以我也特别希望相关的决策部门,能够进一步听取专家学者和慈善从业者的意见,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通过深化改革,切实把我国的慈善事业向前推进。

  提问2:政府在发展慈善事业上应该做哪些事情?

  俞可平:我觉得政府在发展慈善事业上可以做很多事,但是最重要的是政府应在两件事做好创新——

  第一,通过制度创新营造一个更好的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特别是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慈善法规、政策,例如慈善组织的成立、登记、监管,还有社会捐赠的相关法规,例如公益事业捐赠的税收法规等等。

  第二,政府创新的重点,是切实转变政府在推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现在政府是慈善的主体,主导着全社会的慈善事业。要逐渐转变政府的角色和职能,让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成为慈善的主体。

  行政和慈善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人类行为,行政强调权力、科层和效率;慈善强调关爱、奉献和服务。现在的慈善活动,从总体上说行政化程度过高。首先体现在慈善会这样重要的慈善组织,性质上大多还是事业单位,属于政府体制。最重要的慈善组织的领导,多半还由官员兼任,包括在任和离任的官员。当然官员兼任慈善组织领导有它的好处,但是过多官员来兼任慈善组织领导的话,势必会增加慈善的行政化。此外,慈善运行方式也高度行政化,许多重要的慈善活动还是靠行政动员来推动的。

  高度行政化对整个慈善事业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也不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我觉得政府创新首先做到了以上两点,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慈善事业的行政化,降低行政化,进而推动慈善的社会化。
 
  提问3:社会在慈善事业中的作用主要是什么?社会创新应该做哪些事情?

  俞可平:社会应该是慈善事业的主体,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应该逐渐从对慈善事业的主导角色转变成对慈善事业的引导角色,变主导为引导。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结构的分化已经开始定型,新的社会格局正在形成,改革的重心正在日益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政治领域。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受到了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与这种宏观环境相适应,社会创新也变得日益重要。社会各界,特别是党政领导部门,要转变对社会领域和社会创新的态度,要像重视政府创新和企业创新那样,更加重视社会创新,支持和鼓励社会公共领域的各种创新活动。

  在慈善体制改革方面,社会创新应当做什么呢?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慈善的社会环境,政府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社会创新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要营造一种激发每一个人内心的那种博爱和慈善之心,要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认识到自己是慈善事业的主体,慈善不仅是帮助别人,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二是创造更多的社会参与渠道,让有爱心的、对慈善事业有慈善意识的人们,有可行的通道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实现他们的慈善之心、博爱之心。社会创新的范围极其广泛,几乎可以涵盖慈善活动的各个方面。例如,运用现代的信息网络技术,就可以大大提高慈善的效能,并且方便公众对慈善的参与。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