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我的公益之路
时间:2013-10-29 13:03:34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王梅燕 

bca3c3ad41202d705a1736a6f17e5706.jpg

    以前总以为做公益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而我没钱没势,没有做公益的资本,到了深圳才明白,我所理解的公益太狭隘了,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公益与金钱无关。深圳有句口号: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在深圳的半年,我对NGO有了一定了解,借助在综合开发研究院实习的机会,接触了好人好事公益组织,用自己的方式开始做公益。

初次接触公益项目

    跟好人好事公益组织的相识是很戏剧化的。有一次跟李津逵老师调研途中,他问我,我们这个专业有没有出国考察学习的机会,我说有,九月份要去丹麦哥本哈根考察学习,但是我没报名。他问为什么,我说我们出国是自费,家里条件不好,所以没报名。他接着询问了我的家庭情况,我简单说了下。原以为这事不了了之了,没想到李老师放在心里了。两天之后的一个晚上,李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帮我联系了一个公益组织,向他们介绍了我的情况,他们有意向资助我,叫我第二天去见见他们的创办人——好人好事公益组织的范志明先生。
    第二天我去见了范老师,我们简单聊了会,他问我,你知道公益跟慈善的区别吗?我说好像都是帮助人。他笑了,说二者的区别是,慈善机构是你需要什么他们就给你什么,但是公益组织不一样,作为公益组织的创办人,我希望每一笔钱都花的有意义。他说:“我给你两个选择,我可以直接给你15000元(当时去哥本哈根的预算是12000 —15000元)。第二种是你帮我们做个项目,我们作为报酬给你。”我说我选择第二种。毕竟,白拿钱总不踏实,正好当时跟着李老师在深圳大浪做青工第三个八小时的课题研究,结识了很多年轻打工者,了解到他们中有很多人家庭条件不好,没读什么书就到深圳打工,做一线普工,工资不高,还从工资中挤出一部分钱去培训学校参加技能培训(英语、会计、美容美发、大专文凭……)。由于我也来自农村,家里条件也不好,特别能了解他们的心情,我就将这个情况跟范老师说了,他说正好他们一直在策划“进步银行”项目,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落实,就借这个机会把项目落实。“进步银行”是参考格莱美银行(Grameen Bank)和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模式结合产生的社会建设型项目,为帮助当代青年锻炼青年领导力、提升能力建设、培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于是我开始写项目策划书、宣传册(针对申请人和捐款人)、贷款合同(申请者)、捐款协议,这件事对我来说挺有挑战的,从策划书、合同、资助者初步筛选都是我自己负责,还要给青工讲如何有效学习。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学到了很多,也结识了很多朋友,范老师及他的团队也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尽管在写策划书及筹款过程中碰到难题,但最后总算都解决了。
 
筹款经过

    由于我到深圳不久,人生地不熟,为这个项目筹款就有了一定难度。范老师知道后,给我联系了三位跟他们打交道较多的人,让我去介绍项目,顺便筹款。陈红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
    见陈红女士之前,我很紧张,虽然我知道范老师已经打过招呼,应该没问题,但是我要向她介绍这件事情,之前谈的两位老师都有同事陪着一起去,我基本不说话,这次是我独自面对,并且我从没见过她,不知道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所以,心里忐忑不安。  
    那天,我提前半小时到达约定的地方,由于紧张,等待也是件不安的事。我一遍遍在心里考虑该如何开口、如何介绍项目。七点钟,陈红老师准时到达。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好,感觉是个很Nice、很温和的人,短发加一身得体的休闲装,让人觉得很亲切。我这才发现之前的种种担忧都是多余的。 
    由于陈红老师刚出差回来,还没吃晚饭,碰面的地方正好有个大型超市,我们就去超市买了两份快餐,边吃边聊。当我开口要向她介绍项目时,她说:“不急,先吃饭。”吃饭过程中,陈红老师问我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我向她介绍了我的求学经历,我说在人生很关键的时刻,我总会碰到贵人。她问我:“你觉得这些人为什么愿意帮助你?你身上有什么特质吸引他们?”我说我也不知道。她笑了,说一定要明白你的优势是什么,特质是什么,并保持下去。她还问我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我说先工作,早点工作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同时我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找工作的困惑,并问她公司招人最看重应聘者的什么能力。陈红老师说每个公司不一样,但态度很重要,年轻人一定要有好奇心,敢做敢想。针对我的困惑,她说:“这个社会有很多面,前辈给的忠告要有所取舍地去听,要有自己的判断,最好有一个明确的人生规划。”她还给我讲了为什么做公益:“人到一定阶段后,物质方面没什么可求,想提高一下精神层面的东西。认识范老师(好人好事公益组织发起人)是在工作中,后来范老师一门心思做公益,我也加入这个行列。范老师有好的项目都会告诉我,  我会根据情况捐些钱。做公益让我觉得很幸福,能获得正能量,觉得生活除了挣钱还有其他事情可做。”
    饭吃得差不多的时候,陈红老师说:“我们说说项目吧。”我就把之前写好的策划书拿给她看并简要介绍了这个项目的来源、目的。听后,她问我:“你希望我给这个项目捐多少钱?”我说:“我来的目的就是告诉您有这个项目,具体捐多少,范总已经跟您协商好了。”陈红老师说:“不是的,范老师电话只跟我说,会有人具体给我介绍讲这个项目。所以,你可以想想,需要我捐多少钱。你想一下,我去趟洗手间。”陈红老师离开后,我一边等她,一边想该怎么说。想到刚刚跟她聊天的时候,她提到做公益会获得正能量、有幸福感,我大概知道怎么说了。等陈老师回来后,我说:“最后捐多少钱,决定权在您。您刚刚说,做公益可以让您获得正能量、有幸福感,我想这个正能量的多少和幸福感的强弱跟您捐的钱有一定关系。您捐得多,帮助的人就多,获得的正能量就会多,幸福感也会强。”听后,陈老师笑了,她说:“钱我一定会捐。但是,捐3000元还是5000元,我还要再想想。”我说:“那您决定后,就直接把钱汇到好人好事的银行账号。”陈红老师说:“可以,没问题。”整个筹款过程一个半小时左右,但是真正涉及到筹款的时间不到半小时。
    回家的路上,我给好人好事负责该项目的干事通电话,汇报了我和陈红老师谈的结果。三天之后,负责该项目的干事告诉我,陈红老师捐了5000元,还表扬了我,说我很真诚。对于陈红老师捐5000元,我是有点意外的,一方面,我觉得自己也没做什么,另外,我觉得陈红老师可能是看在范老师的面子象征性地捐款,最多捐3000元,没想到她捐了5000元!
    这次筹款经历让我收获颇多,就像陈红老师说的:有时候我们是被自己设定的条条框框束缚了,还没踏入社会就被那些已经在社会活了很多年的人的“经验”套住了,所以,我们做事情总是畏手畏脚。
    总结下,这次的筹款给我的感受:首先,当觉得某件事有意义时就要勇敢地去做,要有信心,要肯定自己做的事情;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真心,就会打动对方;真诚不是卑微,向别人筹款不是乞讨,要把项目的意义以及捐款人做这件事能够得到的回报表达清楚,剩下的就看对方了。

我的人生经历

    想想我的整个求学过程,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初中班主任曾跟我说,我身上有一种特质,使得别人愿意跟我亲近。我一直不明白自己的特质是什么,不过,这种不知道的特质确实帮了我不少忙。
    上高中的时候,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班主任不仅帮我交学费,还负担了我的生活费,那时候我只是觉得是因为我学习努力,成绩好,而且听话。
    上大学的时候,由于有奖学金(当然学费是贷款),生活费是够用了,但自己会利用业余时间做家教挣点钱,遇到的家长对我都很好。
    读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一次师兄跟我说,土人景观研修班需要助教,问我愿不愿意去。他说,可能没有报酬,但是可以免费听课,外面报这个班学费好几千,你借当助教可以听课,还可以免费去考察项目。我说,好啊,我不在乎报酬,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当时需要两个人,室友听说没报酬都不愿意去。后来,我找了一个同班的、跟我想法一样的男生。当助教的过程中,我们全程参与,每天跟着上课,帮忙录音、拍照以便后期写新闻,还去了秦皇岛考察导师做的项目。
    在秦皇岛住宿时,我跟其中一个学员分到了一起。之前我们没什么交流。那天晚上,互相介绍了各自的情况后,我们聊起天来。她给我讲她的家庭、事业、生活,询问我的情况。第二天考察完,课程就结束了。分别时,她说,想考北大的在职研究生,我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找我。一星期之后,她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说和我聊天觉得我是个很善良、有孝心、很努力的孩子,相信我以后会有出息,想资助我读书。她说,因为自己以前也过过苦日子,读书那会做过很多兼职,但是她觉得学生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尤其对我来说,考上北大不容易,三年时间也不长,不要被生活所累。
    刚开始,我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毕竟以前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怎么能接受别人的资助呢?她可能察觉到我的担忧,劝说我不要有任何负担,只是纯粹的帮助而已。她还说:“如果不放心,可以把我的电话给你父母,我跟他们说,或者向老师了解下我。”面对她的坦承,以及家里一些事、弟弟上大学要钱,学校宿舍费也着急要交,我接受了。这让我想起当助教时,有位老师跟我开玩笑说,说不定你会碰到贵人哦!我想,这位想资助我读书的人应该就是我的贵人吧!
    在当助教的过程中,因为表现好,土人景观的老师说我做事靠谱,事后送了几本景观设计学杂志(市场价48元/本)和一些本子。在那之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她都会找我。2011年5月份,有一个去法国考察的项目,她跟我说,希望从专业的角度对他们要参观的项目做个简要介绍和评价,相当于一本小读物。这确实花了我不少时间,因为他们参观项目里面包括建筑等许多内容,我对建筑不是很了解,对法国的景观也不了解,需要查阅很多资料。当时有同学说,不给钱,随便弄弄就行了。我想,既然答应了人家,就要认真去做,毕竟在做的过程中自己也能学到很多东西。事后,老师给了我1000元作为报酬,那算是我读研挣到的第一笔资金。我开始不要,但老师坚持让我拿着。后来,这位老师还特地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们领导对我做的册子很满意,去考察的人员对它的反响也很好,她还给我带了礼物。由于我当时在深圳,只能回北京再说了。付出的努力得到了肯定,我高兴极了,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回报。
    去年暑假去深圳也是很偶然。当时李津逵老师在信阳接了个项目,需要找两个同学帮忙,当时正好需要找个单位实习,我就报名了。后来,师兄听说我要去李老师的所里实习,说李老师是个特别博学、有魅力、很Nice的一个人,跟着他好好学吧。果不其然,李老师给我的印象是:精神充沛,很祥和,口才很好,主持能力很强。回想在深圳实习的这半年,在李老师的指导下,不论是知识方面,还是社会经历方面,都收获很大。
    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傻,也许真是傻人有傻福吧,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