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理顺城管 持证上岗 体现法无授权不可为
时间:2014-11-01 19:20:15  来源:华龙网   作者:杨光志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8日全文发布。《决定》指出,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新闻链接)

    之前,四中全会的公报报了会议框架梗概,昨晚,洋洋数万字的决定,将马上要全面展开的依法治国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亮点很多,譬如向宪法宣誓,譬如终身追责,这里,单表一枝,想说说这个城管体系理顺,要求持证上岗的事情。

    四中全会《决定》在“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这个大框架下,将“理顺城管执法体制”作为一项内容提及,一石激起千层浪,商业门户网站盯紧了这句话,因为他们知道事涉城管的理顺,肯定引人关注,肯定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

    我觉得,这里最体现这次理顺的核心观念支撑,就是对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我们议了那么久甚至觉得有点绝望有点无解的城管体制,其最大的争论点,就在于这支队伍身份的驳杂,合法性的存疑,执法授权路径的不靠谱。

    形象来理解老百姓的不服,就类似这样一个画面,摆摊的王大爷指着某李姓城管队员骂:“你不就是隔壁李二狗家独子么,兵当不好,去年还在打群架,转业了凭着你当官的二舅走关系披了城管这张皮,你还人模狗样了?凭什么掀我的摊?我无职无业摆个小摊养家糊口我招谁惹谁了?”在这画面里,城管之所以与摊贩有冲突,不服的根源就在于,你算哪根葱?你从哪获得的管我的权力?某些坊间认为,城管无非就是由地方政府出资组织的社会闲杂人员,若换着是警察抄牌开罚单,这小老百姓虽也可能心存不服,但因警察队伍与生俱来的“合法性”,这想不通怎么也得想通,不服不行,冲突肯定会少许多。

    于是,客观上,城管队伍某种程度成了政府过度管理社会的一具怪胎,从临时拼凑成立,到不断获得地方政府赋权,身兼多部门职责,似乎啥都可管,但却啥都管不好,胆大妄为、特立独行、装备精良、出手狠辣、身份驳杂、暴行屡屡、丑闻缠身、此起彼伏。当事城管也有颇多无奈,什么与管理对象对着下跪,躺地上不起,微笑执法,眼神执法,将严肃的城市管理搞得一地鸡毛,如同儿戏,官司打不完,冲突数不清。

    现在,到了彻底解决这授权问题的时候了。应该讲,之前的城管被授权“执法”,是政府甚至是部门随意地因事而设,因诸如创卫、创城等评比而想当然地“授权”,基本没经过人大路径以及群众听证之类,进行合法性审核,基本没与公民具备“劳动权”“生存权”这种天赋人权相比较,导致了小权管大权,下位权管上位权,城市脸面重于市民生存的荒谬怪诞世象。

    所以,这一次的四中全会决定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这些语句,相当值得期待,这无疑将会对国家工作人员划出一道道为官从政的“底线”和“红线”,而对老百姓来说,面对无理不合法的管理要求,就会相应获得维权的护体铠甲,并且让“祖国啊,我只想摆个小摊”这种最细微的中国梦,得以合法圆梦。

    相应的,我们或将看到,“社会自己能管的交还给社会”,在法治铺设的路径上,社会自身,将获得更多自治权,而以这门那门光鲜概念、视觉政绩追求,而自作多情想当然弄出来的这创建那创建管理思路,或将获得更严格的合法性审视,或将使城市管理更符合民意,更情倾民生,更让严苛的“管理”向“服务”转移,让权力恭谦让权利张目让人民有尊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