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0-12 21:42:39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冯慧文
“国庆长假结束了,雾霾又上班啦!”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刚休完长假的人们,面对“严重污染”的空气,不得不把脸埋在了口罩后面。就连原本应如期而至的“红月亮”,也“娇羞”地躲在了雾霾背后,让翘首以盼的人们失望至极。
“看不到红月亮!今天北京的雾霾浓过二锅头,有点上头。”媒体人@罗昌平对此很惆怅。网友@果果也表达了内心的忧伤:“多想看到野外那明净的月光,只是我的双眼被雾霾笼罩,到不了那最远的地方。”还有不少网友戏称,“北京又从卫星地图上消失了”。
看不到红月亮只能说是遗憾,而雾霾何时能够消散,才是人们最关心的。然而,@新京报的报道让不少人心凉了半截——预计8日至9日8时,北京中南部、天津西部、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度霾,北京南部、天津西部、河北西部沿山和河南北部局地有重度霾。预计此次雾霾过程将持续至11日。
前几天还秋高气爽蓝天白云,怎么突然就又雾霾了呢?@中国新闻网报道试图答疑解惑——逆温状况严重,污染物不利扩散,是常见的原因;而区域性污染,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近期华北地区为持续性的偏南风,污染物向北扩散,对北京地区的PM2.5浓度也有加重作用。
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际,上述分析引起了一些人的猜测。尤其是廊坊市临时实施尾号限行,有人认为这是为了帮北京减少雾霾。不过,@廊坊发布很快站出来辟谣称,从2012年底,廊坊就制定了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措施,根据该措施的规定,廊坊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Ⅲ级预警响应,并对机动车进行限号规定,这些并非为了北京。
除此之外,秸秆焚烧也被列为引起雾霾的“元凶”之一。据@大河网报道,河南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说,这次大范围雾霾的重要原因是秸秆焚烧,仅国庆期间环保厅督察组沿全省高速公路、重要省道对沿线周边地区的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巡查督查,就发现火点7893个。
想要蓝天白云,不想要又一个灰色的冬天,该怎么办?“短期主要靠风,长期主要靠减排”,@央视评论员发布微博称,这不是吐槽,而是业内人的实话。今年4月,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2013北京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至去年,北京已提前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除氨氮外,二氧化硫等三项主要污染物超额削减比例都超过了2%。
原来北京减排这么给力,可是为何仍是雾锁京城?还有没有更有力的措施?今年1月,《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三项“重拳”努力迎回洁净空气:将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确为本市大气污染控制目标,实现了由单纯的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并重转变,同时实现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今年5月,@北京青年报还报道,《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已由国务院发布,考核结果将作为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安排依据,未通过终期考核的地区,除暂停该地区所有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外,还要加大问责力度,必要时由国务院领导同志约谈省(区、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将大气污染防治的考核与给地方的钱和官员的业绩挂钩,凸显中央治霾决心。
最给北京市民以希望的也许是这条消息——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8日在APEC会议北京市筹备工作动员大会上讲话强调,要继续下大力气解决空气质量、垃圾污水、违法建设等突出环境问题,着力提升环境建设水平。正如此前南京青奥会、北京奥运会的“惯例”,有国际大事发生时,往往都是市民最有希望呼吸到新鲜空气的时候。
这一系列的方案,让人对中国空气的未来充满期待。回顾政府曾经许下的“诺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PM10)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渐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PM2.5)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特别要求北京在2017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
目标与现实之间,显然还有不小的差距。彻底治理空气污染不是一天两天的速效工程,但是这个进程必须一直“在路上”。正如@人民日报所说,雾霾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心态的麻木、行动的迟缓。还有什么比呼吸更重要?期待治理效果,期待不用等风盼雨就有的白云蓝天。
按照往年的经验,在北方地区开始供暖之后,将是雾霾天密集高发时期。目前距供暖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期待有关部门能结合往年治霾的经验和教训,未雨绸缪地做出一些规划部署,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治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严重雾霾天出现的概率。期待这个冬天,我们能多看到一些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