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民曾少峰资产过千万,却扎扎实实地钻进武昌发展社区、双墩社区、营北社区、电力新村社区,开起“道能幸福食堂”。500多名老人在这里享用每天10元钱的早、中、晚餐,而就餐的老人们跟他熟了,都亲切地叫他“干儿子”、“大头”。(10月3日《武汉晚报》)
由武汉市民曾少峰办起来的“老人食堂”,每日3餐,仅向老人收费10元。显然,这又是由民间人士发起的一次尊老敬老式的慈善行动。在中国,尊老敬老虽然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民间公益行为,但在当今社会,却已经比较鲜见。可见,这家“老人食堂”,之所以会令众多网友感动,是因为传承和引领着一种久违的民间慈善精神。
对于这种难得的“老人食堂”,我们非但不应该去恣意挥霍,反而应该给予精心呵护和爱心接力。特别是,虽然我们不能期待这种“老人食堂”,能够惠及所有的社会老年人群体;也不能奢望这种民间慈善行动,能够持续多久。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种民间慈善行动,能够给地方政府及公职人员一个善意的提醒,甚至能够倒逼地方政府,在公共养老服务上更有作为。
因此,我们希望政府公职人员都来关注“老人食堂”,感受一下民间慈善的力量和温情,体验一下老年人群体的困难和艰辛,使自己养尊处优惯了的身心得到一次洗礼。也许,亲身体验了一下“老人食堂”,会让他们变得更清醒、更理智,并对过去毫无节制的“三公消费”进行深刻反思,从而打消了用公款享受更多职务消费的念头,并管好自己这张公款大吃大喝的嘴,把原本用于公款吃喝的资金节省下来,去为公共养老事业增添更多的“老人食堂”。
可见,由爱心人士建起的“老人食堂”仅是公共养老的一种补充。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化解公众隐忧和焦虑,已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知道,尊老敬老式的公共服务,就是保障老年人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因此,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救助措施,专门救助那些失劳或失能的老年人群体。同时,应总结民间慈善的成功经验,公共养老必须走社会化的道路,多元化筹集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并为公众的慈善行为提供一个正常的通道,使更多的“老人食堂”,能够温暖真正需要救助的老年人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