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就在央行下发“救市”政策的当晚,绿城集团就下发文件,各项目11月全面调价,集团要求趁着央行和银监会放松限贷的楼市利好,下月起全面提高销售价格,10月8日起全面梳理货源,对价格进行5%-10%的价格上涨。
虽然绿城此举不乏推销的“艺术”,是想以此来刺激消费者在涨价前的“一个月”快速购买绿城的商品房。但是,如果真的在11月份提价,那绿城的行为,就是典型的自残,是用此举来消耗央行的“救市”政策作用,用此举来扰乱房地产市场。
众所周知,绿城是一家规模很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但是,在房地产市场严重低迷的情况下,绿城已接近于破产状态。甚至绿城老板宋卫平因为养不起绿城足球,而对此前曾经愿意入主绿城,但最终入主广州恒大的马云心怀不满。
既然已经陷入困境,售房回笼资金应当是绿城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应当借央行的“救市”政策,尽快采取措施,将手中的商品房销售出去,将资金回笼到手,为什么要采取下月涨价这样的“促销”手段呢?切不要以为,中国的购房者还是过去那种买涨不买落的,不是了。严格地讲,购房者极有可能还会等待观望,等待政策的进一步明确。如果绿城想以涨价的方式“促销”,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会让购房者的等待观望情绪更浓。特别像绿城这种前段时间已经有过许多负面新闻的房企,更会让购房者有足够的等待耐心。
绿城要想真正将商品房售出去,不如趁机降价,与央行的“救市”政策形成互动,从而让购房者对绿城的品牌和诚意等产生信任。毫不客气地说,绿城此次采取的“促销”策略,是失败的,是一种典型的自残。希望其他企业不要效仿绿城的错误策略,避免因为房价反弹给管理层带来舆论压力,从而将出台的政策取消。
而从绿城涨价“促销”的策略中,也不难看出,中国的企业在营销方面是何等的低劣,又是何等地不适应市场需要。同时,也从一个方面看出,中国的房企在如何实现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企业需求与政策互动等平衡方面,又是何等的不入流。难怪舆论称开发商都是暴发户,从绿城的行为中,也得到了一次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