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为全国“无车日”,北京市倡导更多市民尽可能减少机动车的使用次数,选择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并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停车行为。(9月21日 京华时报)
应看到,以绿色出行为基调的“无车日”活动,这几年形式越来越新颖、内涵越来越丰富。不过,要让绿色出行成为生活新常态,不能仅仅满足于节日“提醒”和凑热闹体验,更在于环保意识的升华以及公共设施的强力支撑。
城市化进程中,人车拥堵的矛盾日益显现,汽车噪声、尾气排放等“城市病”不断困扰着我们。“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尽管这样的出行理念已逐步内化于心,但人们在选择步行、乘坐公交、骑自行车等方式时,却常常陷入“有心无力”的尴尬中:一则时间成本太高,二者出行障碍太多,最终只能无奈地开车出行。显而易见,缺乏畅通、有序、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支撑,仅凭个人的自觉和“牺牲”,绿色出行是难以为继的。
不必讳言,这几年在城市建设中,“汽车本位”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往往偏重于机动车道的宽阔无比、豪华气派,而对自行车道、人行道的规划建设则被忽略,或越修越窄,或干脆取消。再往深里看,公交专用道、自行车道、人行道要么是为了因需而建地“应景”,根本没有考虑合理性和实用性;要么常常被人为挤占,或停满车辆,或摆满摊点……
绿色出行常态化,关键要为“行”出一片天扫清“拦路虎”。只有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无障碍设计”渗透到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和管理中,更加公平地考虑各阶层的切身感受和需求,才能让老百姓以最低的成本去主动选择绿色出行。在这方面,城市应该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如何让道路空间的分配更有利于行人和自行车,并将“路权”保障到位;又如,在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时,如何让老百姓换乘更方便、出行更便利,使“效率、效能、效益”同步提升;再如,公共自行车如何真正解决老百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等。
回到“无车日”的本义,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天下无车”,而是要唤醒对资源、环境、拥堵问题的普遍关注,通过持之以恒地提升交通功能、优化交通管理,着力打造绿色出行的“无障碍”体系。说到底,只有把“无车日”提出的出行难题逐一化解了,真正的“无车日”才能从梦想照进现实,而且离我们也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