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城市强大的集聚功能和便利的交通网络,相较于农村来说有着先天的优势。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也不是所有的农民都对进城抱有期待他们或不愿意离开自己家乡的青山绿水,或没有看到城镇化之后会获得的福利,其“入城”的热情并不高。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城镇化的过程,应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农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之前就出现过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获取土地出让金,强制将这些农民户籍转为城市户籍的情况,就是忽视了城镇化过程的复杂性,犯了急功近利的大忌。
在7月底出台的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就业、医疗、受教育等权利,并决定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分,从制度层面保障了农民入城后的合法权益。而工作的重点应是保障老百姓的生存问题,农民进城后如果没有固定的工作,还要跑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打工,这种城镇化对农民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
如何让农民“自愿”入城,切实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红利呢?归根结底是要提高城镇的吸引力,在9月7日举办的“齐鲁峰会2014”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提出,地方政府应该把长期发展的目标回归到可持续的低碳发展上,在新的社区建设中,实行跨界经营,社区和互联网金融进一步结合,来带动社会发展。
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要求城镇化不能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目前,一些中小城镇,由于资金限制,城镇交通、地下管道、供电供水,以及废水、废气、废渣“三废”的治理设施明显不足。因此要必须实行高科技和城镇化结合的优势,注重环境保护,不能让农民离开绿色的田野,进入一个充满废气的城镇。
业内专家认为,要建立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低碳城市,首先城市体系的建立规划,合理的空间格局和数量结构对低碳宜居至关重要。另外,还要有绿色的交通系统,具有创意的特色建筑,以及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