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方GDP总和连续多年超全国 省市县层层加码
时间:2014-09-04 15:48:1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冯杰 向楠 

    日前,全国和地方各省份经济半年数据相继出炉,今年上半年各省份GDP增速虽较前几年同期有明显回落,但各省份GDP总和远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GDP总和。在GDP数据上,“1+1>2”的怪圈依然存在。

    我国地方GDP总和连续多年超全国数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级单位的GDP总和为30.3万亿元,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GDP总数为26.9万亿元。各省份GDP总和超全国数据3.4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一季度,各省份GDP总和仅比全国数据多出4900多亿元。如果按照此速度,今年全年的差值可能控制在两万亿元左右。但是,在第二季度,二者差值迅速扩大,从4900多亿元陡增到3.4万亿元。

    中国青年报记者对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公布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2004年至2014年上半年这10年间,2007年之前各省份GDP总和与全国GDP数据的差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4年差值为10年间最小,为8000亿元。随后的2005年和2006年,这一差值有所增大,分别为1.4万亿元和1.6万亿元。2007年,二者差值出现了10年中唯一的一次下降,较2006年减少2000亿元左右。

    然而在2007年之后,各省份GDP总和与全国GDP数据之间的差值逐渐扩大,2008年为近两万亿元,2009年为2.4万亿元。2010年和2011年是增长最快的两年,2010年,差值较2009年增加1万多亿元,达到3.5万亿元,2011年又在2010年基础上飙升1.3万亿元,差值达4.8万亿元。2012年,各省份GDP之和与全国GDP数据之间的差值为5.7万亿元,2013年增加到近6.6万亿元,而同年我国GDP最高的广东省其GDP总量也仅为6.2万亿元。

    随着各省份GDP总和与全国GDP数据之间的差值不断扩大,这一差值占全国GDP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大。从2007年开始,这一比值从5.24%的水平一路上升,到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12.56%。

    地方GDP总和远大于全国GDP数据,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现象吗?

    答案是否定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对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04年至2013年的同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美国各州GDP总和与全国GDP数据差值一直被控制在百万美元级别,差距最大的2009年和2010年,仅为400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00多万元。与我国各省份GDP总和一直远超全国GDP数据相比,有些年份美国各州GDP总和还会出现小于全国数据的情况。比如2005年,美国各州GDP总和就比全国GDP数据少了100多万美元,2010年则少了400多万美元。

    谁该为巨大的GDP差值负责

    我国当下各省份GDP总和与全国GDP数据的差值为何如此之大?

    国际上通用的GDP统计方式一般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处长胡少维表示,不论哪一种方法,在理论上讲,得出的GDP应该是一样的,但在实践中,经济活动千差万别,不同的核算方法,得出的GDP数据就可能有差别。

    统计上的重复计算也是造成GDP数据巨大差距的原因。胡少维称,现代经济活动边界不清,跨地区进行的生产活动、贸易活动、投资活动频繁,在统计过程中,协调工作稍有疏忽,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计算的问题。经济数据中,工业增加值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则上按照法人属地进行统计,但如今法人企业下属机构甚多,实际工作中各省份难免存在重复统计。“统计方面存在交叉统计的问题。比如央企和国企的总部,与它们在各省的分支机构难免存在重复统计的情况”。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许多专家表示,地方领导对GDP的崇拜,是真正致使各省份GDP总和远超全国GDP数据的根本原因。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张孝德在各地进行调研后发现,在GDP统计口径上,从省到市、县存在着明显的层层加码问题。

    今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各地区官员对GDP的增长速度尤为敏感。“今年第一季度各地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慢下来了,大家比较紧张,采取了许多鼓励发展的措施,所以第二季度发展速度又一下子上去了。”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

    而GDP统计数据上的巨大差异,为中央经济决策带来了难度。张孝德表示,中央在制定经济指导性意见的时候,会根据各地的发展情况来作参照。但是每年各地数据总比中央大,如果按照水涨船高的原理,往往会导致中央制出一些不符合经济实际增长情况的发展指标。

    另一方面,张孝德认为,中央与地方在统计数据上的巨大差异,不仅可能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而且也会对公务员队伍造成不好的示范。“这背后是一种恶性的竞争,掀起了官员之间的浮夸风、急躁风,为了追求GDP不惜代价,把明天的投资也转移到今天来”。

    新闻链接·如何看待GDP?

    习近平对GDP问题有着丰富而全面的见解与论述:

    1、要看GDP,但不能“唯GDP”

    要看GDP,但不能唯GDP。GDP快速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经济社会发展是政绩,维护社会稳定也是政绩;立竿见影的发展是政绩,打基础作铺垫也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政绩,解决民生问题也是政绩。

    ——《之江新语》(2004年2月8日)

    2、“不简单以GDP论英雄”

    我们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多人口,仍然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要转要调就要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否则资源、资金、市场等各种关系都绷得很紧,就转不过来、调不过来。各级都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2013年11月5日,在湖南考察

    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负责任的,既是对中国自身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

    ——2013年10月7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3、既要GDP,又要绿色GDP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2013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

    我们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

    为改变GDP统计数据上的巨大差值问题,中央已开始在GDP核算制度和官员考核体系上着手改革。

    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2014年要全力推进重点改革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国家统一核算地区生产总值。

    张孝德认为,如今一些地方的GDP增长,在某些方面是一个带毒的GDP增长,GDP增长对社会福利的促进作用正在逐步减小,但是完全废除GDP考核也不现实。政府需要新型的、绿色的、与人民福利相匹配的GDP考核机制,取代现有的考核机制。

    今年全国两会后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在回答外媒记者有关中国经济增速的提问时表示,“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

    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表示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再也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来论英雄”。

    在中央的改革思路下,自2013年以来,包括福建、山西、宁夏、河北、浙江、陕西等多个省份对市、县(区)的考核指标进行了调整,降低或取消了GDP考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明确取消GDP考核的县市已超过70个。似乎可以期待,未来各省份GDP总和远超全国GDP数据的现象,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