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一人一座”公交为何刚开跑就“熄火”
时间:2014-08-25 23:06:20  来源:齐鲁网  作者:乔志峰 

  南京“一人一座”公交刚开跑就被迫取消。为保证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消除长江二桥安全隐患,8月20日上午,南京市交通局下发通知,于21日上午对二桥“消险”(指消除隐患)进行验收,要求扬子公交六合公司玉六线实行一人一座,严禁站立。但公交施行“一人一座”首日,就有大批市民在站上等不到车,报警的、投诉的大有人在……最后,这个决定被迫于21日9时30分取消。(8月23日《云南信息报》)

  一人一座,这是多少“公交一族”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没想到在南京相关部门的要求下竟然变成了现实。只可惜,这个看起来很美的新政只持续了短短数个小时,便在闹哄哄的气氛中黯然收场,岂不令人唏嘘。

  “一人一座”公交刚开跑就“熄火”,其实并不出人意料,相信大多数人都预测到了这个“无言的结局”。为啥?此举不接地气、脱离实际。城市里公共交通资源原本就十分紧张,在早晚高峰期,别说有个座了,能挤上去就算“烧高香”了。如果这时候非要推行“一人一座”,显然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大批乘客在站台上积压,不仅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影响了大家正常出行和上班,同时还带来了新的不安全隐患。因此,及时取消“一人一座”的要求是非常正确的,避免了混乱状况进一步恶化。

  为了乘客的安全考虑,肯定是对的;实行“一人一座”,出发点也是好的。只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切实际的举措难免会在现实面前碰一鼻子灰。这难免令人生疑:作为交通的管理部门,难道在出台新政之前就没进行过综合的调查研究,对每天公交车运送乘客的数量等关键数字进行统计和分析?否则,怎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落差?决策拍脑袋,难免脱离实际,最终既折腾了市民,也损害了自身的公信力。

  要知道梨子好不好吃,必须亲口尝一尝;要知道公交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必须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查,至少还要“亲自”坐那么几回公交车。记得去年8月份,苏州市交通局局长邵建林就亲身体验了一把“蒸笼车”,体验之后,满头大汗的邵局长承诺将尽快将非空调车换掉。据了解,苏州目前共有非空调车725辆,本来要到2015年才能全部退出。交通局长“亲自”乘坐公交车,效果那是相当的显着:他在满头大汗中体验到了公交司机和普通乘客的“煎熬”,这也促使他做出了“提前换车”的“英明”决定,加快了城市公交系统的升级换代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正因如此,苏州交通局长的这次体验在网上受到网友的好评,大呼给力。如果南京相关部门的领导也亲自坐过公交车,清楚高峰期的实际情况,“一人一座”之类的举措或许就不会草率出台了。

  还是要重申,乘客的安全很重要,相关部门加强安全防范也是必须的。只不过,采取的措施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不能脱离实际、闭门造车。什么样的措施才科学有效?建议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多深入基层、多到民生一线去“体验生活”、多征求广大乘客的意见,在现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拿出更合理的方案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