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线路,10个堵点,规定71分钟的路线,往往要开两三个小时。贵阳市32路公交车的司机在堵车严重时,往往改线绕过堵点,而途中10个站点的乘客仍在等待公交车进站。对此,公交公司表示,改线是临时的,也有报备,属于合理改线,短期内并没有解决方案。(8月22日《贵阳晚报》)
公交临时改线客观上是沿线上十个堵点的原因,似乎有“不可抗力”因素。实际上也是基于公交自身成本效率的考量,这样一来公交自己方便省事了,但沿线的市民却费力苦等了。公交只有在公交市民“双赢”的情况下才是最好的便民服务。
公交优先的提出其实也是考虑公众的特性,否则公交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特权”。如果公交特权脱离了便民服务轨道,就等于超越了雷池变得不接地气了,也就难以达到服务宗旨的“终点”。
实际上公交的改线完全不必,只要努力去做完全可以不“越轨”营运。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同交警城管等部门加强沟通让其疏通道路,向交通部门建议拿出最佳的线路方案,向政府反映整改出最好的交通路况设计。退一步讲,即使改道也要事先发布消息,不能让群众傻等苦等。现在通讯发达,信息告知不应是难事,比如有电台、微信、网络等等。再就是对司机的改道灵活机动权要有所限制,不能擅自改变太频繁太无规则太变幻莫测。
面对记者采访,公交公司认为临时改线合理,暂无解决方案。倘若一直无方案就是个大问题,也让群众失望。如果站在群众角度看,临时改线就是不合理的。公交的公益性普惠性才是公交的价值所在,因此公交应该践行“群众路线”,围绕民生做文章,遵循民意积极立行立改。在民生的字典里不应有“添堵”二字,民意“添堵”了,公交也就真的“跑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