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当很多人在享受双休假期时,12位深圳大学数学学院大一学生来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埋头捡垃圾,为红树林的生态保护献出一份力。自2008年起,深圳大学校团委创新开展了以大一新生为主体的双休日实践活动,为的是让青年学生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面。双休日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有调查农民工子女读书问题,博物馆志愿者、红树林环境保护等。
羊城晚报记者此次跟随了红树林环境保护小分队的活动,何建波是这次活动的组长。他告诉记者,当时有博物馆志愿者、红树林环境保护、做问卷调查三个活动供队员选择,但是当时大家一致选定到红树林捡垃圾。他说:“之前听别人讲红树林的环境受到威胁,大家都觉得保护红树林的行动刻不容缓,也算是志同道合吧!”
记者了解到,这个双休日实践活动的项目已经实施几年了,而且十分“热门”。一名学生告诉记者,活动开始前的一个星期,组长需要到公园管理处申请活动,并上交参与同学的学生证。
12名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在两个小时内,分别在公园内不同的区域清理被遗弃的垃圾。有的同学到海边、过道上捡垃圾,有的去草地上扫枯叶。记者从几个同学的实践反馈中得知,红树林公园的过道上,每隔两百米左右有一位环卫工人,因此垃圾较少,但是岩石缝中、沟里的垃圾就非常多,多数是游客留下的矿泉水瓶、零食袋等。
参与的学生王瑞在实践报告中提到,在捡垃圾的时候,有小朋友对他们的行为感到不解,小朋友的妈妈告诉小朋友:“哥哥姐姐们在捡垃圾保护环境呢,你不能随地扔垃圾哦!你长大之后也要向哥哥姐姐们一样保护我们的家园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让他感受到,原来自己的行为可以感染到身边更多的人。
声音
管理处:
“红树林渐渐变得干净”
红树林公园管理处负责人杨先生告诉记者,红树林也因有了这群默默无闻的志愿者,渐渐变得干净起来。
他说,一个学生的力量可能很小,但是一群学生的力量就很大了。这也减少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工人们也很少会抱怨垃圾太多了。谈到环境保护,杨先生说,如果大家能自觉将垃圾在分类后扔进垃圾桶,这个小小的举动会节省好几个部门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
“我们捡起了尊严”
参与活动的林姓学生说:“看着我们走过的路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变得更干净,内心感到很欣慰。路人看我们捡垃圾的眼神不是鄙视与不屑,而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敬佩和感激。他们的眼神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捡起来的不只是垃圾,还有过去我们舍弃的尊严。”
而一名姓洪的学生则告诉记者,很多人对起早贪黑的环卫工人视而不见,甚至有的家长教育孩子“你现在不认真读书,将来就和他们一样”,但如果没有环卫工人这些“城市的清道夫”,“建设美丽城市”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石同学说:“我们不缺各种各样的环保标语,我们缺的是深入人心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
市民:
“看到更美丽的深圳”
市民李女士可以说是红树林湿地公园的常客,她时不时会在空闲的周末带一家人去放松身心。
“我经常能看到一些学生在公园捡垃圾,觉得这些学生很棒。我的小孩也常跑过去帮哥哥姐姐们。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从小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虽然深圳还没有达到一点垃圾都没有的程度,但是从这群学生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以后更加美丽的深圳!”李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