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7-21 16:56:37
来源:东方网 作者:怡然
“拆违”成了今夏中国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全国各地都在全力向违法建筑宣战,力阻其野蛮疯长的势头。在我们上海,出台了被称作“史上最强硬”的九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违法建筑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拆违行动。据新华社的最新报道,仅上半年,上海共拆除违法建筑402.7万平方米。以一个标准足球场约7140平方米计算,半年里相当于拆掉500多个足球场的违法建筑。
乍看,拆违的成效显著啊,500多个足球场的违法建筑真够多够大的!但是,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苦涩和无奈呢?
违法建筑由来已久,那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却未经规划土地主管部门批准,未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建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早就散落于城镇街区,不仅见缝插针般地立足于犄角旮旯,甚至还堂而皇之地矗立在通衢大道旁,民宅小区里。而拆违行动也似乎没有间歇,早期且不说,就看看5年前的2009年8月1日,《上海市拆除违法建筑若干规定》实施以来,全市就累计拆除违法建筑2100多万平方米。今年上半年所拆除的违法建筑中,“陈年旧作”为353.5万平方米,“新生一族”占到八分之一,达49.2万平方米。可见其“顽强”“顽固”程度。不仅如此,即便在拆违声势浩大的当下,还有人在为违建打“保卫战”,强硬地顶着不拆,更有甚者还在为违建“添砖加瓦”,顶风作案。据拆违人员说,他们最怕的就是违法建筑像“牛皮癣”一样,老的违法搭建还没拆除,新的搭建就又出现,这成了拆违的最大难点。
每次看到电视新闻里大张旗鼓大动干戈的拆违镜头,总有点痛心而纳闷。那些钢铁木材、砖瓦水泥,又被无端地糟蹋了啊!那些为建了又拆的折腾而付出的才智、金钱、劳力都付诸东流了啊!这不都是宝贵的有限的资源吗?要是这一切用在合法建筑上、用在正当事业上,又能惠及多少民生啊!而伴随着建造-拆除全过程的那么多噪声、扬尘、垃圾以及脏乱差,又陡增了多少PM10、PM2.5,给我们本来就不那么清爽的环境平添了多少污染啊!或许,在这一建一拆间,GDP又悄然增长了一寸,而在这些“漂亮数字”“骄人政绩”里渗入了几多无形而可怕的水分,掩盖着几多无谓的重复劳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恶行!
可能是我过于迂腐、天真,书生气太足,以至于会有这样的怪异的杂念。但既然已说出口,便不妨再书生意气地斗胆一问:要是在违法建筑的非分之念萌芽之初、筹建之际、开工之前,就被断然喝止,有效劝阻,还会有以后的那么多烦恼、困惑、艰难么?要是在违建“标杆”竖起伊始,“榜样的力量”尚未释放之时,就对其亮出红牌,当场罚下,还会招致众多后来者抱持“法不责众”的心态,一窝蜂地跟风违建么?要是每一个层级的职能部门、执法机构都守土有责,各尽其职,一旦发现有违建起于“青萍之末”便出手动拳,将其钳制杜绝于冒头状态,还会陷入后来“斩不断理还乱”的窘境么?要是各个层级的官员从不对违建眼开眼闭,绝不为亲朋好友说情撑腰,决绝地依法依规行事,还会有违建者自持有“保护伞”而蛮横嚣张,抗拒拆违么?
这些个“要是”几乎都是“马后炮”,有“事后诸葛亮”之嫌,不过能否有一点儿引以为戒的警示作用?凡事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切不可对违法违规现象消极坐视,以致养痈成患,积重难返,待发现“管涌”不止,“堰塞湖”已然成形时,再兴师动众地除弊整饬,破坏性危害性实在太大,执政执法成本实在太高。当前,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掌握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主动权,不仅具备在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处置能力,更需有平日常态中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进而把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处置机制,提升依法治国的水平,这是执政治国的一个现实而严峻的课题。而回顾、审视、探究违建的野蛮生长和违建行动的“前世今生”,并一隅三反,当会是“分析好,大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