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到北,由山入川。进农田、看水利,忆往昔、话前景,7月初,经济日报采访组踏访古丝绸之路所经的宁夏固原、中卫、吴忠、银川4市,“西海固”被人们时时提起。
西海固,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秦汉时期,这里“阡陌成群,牛马衔尾,羊群塞道”。然而,由于气候变化、战乱频繁和过度开垦,这里日渐荒凉,“苦瘠甲于天下”。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将其列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1982年,“三西”(包括宁夏西海固,甘肃定西、河西)扶贫开发启动,开创了我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先河。30余年艰苦奋斗,30余年山川共济,600万回汉群众共同谱写了西海固扶贫攻坚的壮丽篇章。
“三西”建设之初,国务院制定了“有水走水路,水路不通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的方针。“水路”指发展灌溉农业;“旱路”指发展旱作农业;“另找出路”,则指移民和劳务输出。
这是一场人口数量仅次于三峡移民的大迁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先后组织实施了“吊庄移民”(迁移部分贫困农民到辖区外去发展生产,户籍关系仍由原管辖县区管理)、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03.47万人,占全国搬迁移民总量的八分之一。
7月4日下午,烈日当空。站在葡萄地里,吴忠市红寺堡区中圈塘村党支部书记杨国文感慨地说,“我们村现在有130多辆小轿车。这样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中圈塘村种了7000多亩葡萄,去年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
1999年,杨国文所在的同心县新庄集乡龚家岭村,整村搬出“十年九旱,广种薄收”的大山,与20万移民一起,在红寺堡创造了中国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的奇迹。
红寺堡区因扶贫而生。1995年,国务院批准立项建设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昔日“大风起,沙尘飞,一碗饭,半碗泥”的戈壁荒滩上,如今已长起一座绿洲新城。酿酒葡萄、设施农业、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2013年,红寺堡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17元。
“黄河善谷”构想的提出,让宁夏开创出一条“造血式”慈善扶贫新路。红寺堡区弘德慈善产业工业园目前已协议引进项目63个,入园企业解决贫困人口及残疾人就业1960人。在东北方向14平方公里的荒地上,紧急救援物资产业基地正在抓紧建设。
要“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能致富”。只有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
银川市镇北堡华西村是1996年开始建设的“吊庄移民”村。在党和政府的帮助及江苏华西村的支援下,村党支部书记秋万全带领村民千方百计拓荒创业,形成了种植、养殖、运输、劳务输出等4大特色产业。2009年以来,通过党员致富能手“百富带百贫”,全村人走向共同致富路。2013年,人均纯收入过万元。
30年漫漫扶贫路,道不尽其中甘与苦。西海固,这块曾经焦灼的土地,迎来了美丽的重生。
年均降水量不到500毫米,蒸发量却近2000毫米,固原缺水。但是在固原采访的3天里,每天都有一场降雨。远山近树,苍翠如洗,让人难以相信身处以干旱闻名的西海固。当地人说,“生态移民后,通过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西海固的小气候发生了变化。”
重现绿色的不仅是西海固。截至2013年底,宁夏森林面积达到10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6%;沙化土地减少到1774.5万亩,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现沙漠化逆转的省区;湿地保护面积310万亩,成为我国为数不多湿地面积不减反增的省区之一。
向贫困宣战,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已经打响。按照新的扶贫标准,目前西海固还有100万贫困人口。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十二五”时期,举全区之力,打好35万生态移民和65万贫困人口就地脱贫两场硬仗。
任务艰巨。30多年扶贫开发,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移民腾挪空间有限,受环境、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贫困地区的产业基础薄弱,产业“优”而无“势”、产品“特”而不“强”。
为推进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宁夏提出创新六项机制: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完善产业扶贫发展机制、创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机制以及创新社会帮扶机制。今年,宁夏将投入21亿元,搬迁生态移民7万人;投入8.5亿元,整村推进500个重点贫困村脱贫致富,并实行考核销号。
重任在肩,有困难,更有机遇。西海固地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气候清凉、历史厚重,这些都是资源。开展文化旅游扶贫,不失为一个多赢的选择。6月23日,固原市与阿联酋皇家投资局签订项目协议,阿联酋将投巨资打造六盘山旅游国际休闲度假区。固原市委常委、副市长方彦对未来充满信心,“一代接着一代干,我们就能恢复固原水草丰美、商贸发达的样子,把固原打造成‘现代版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宁夏扶贫办副主任赵满礼认为,中国在消除贫困、生态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或可为其他国家提供经验。他建议,在固原市建立扶贫培训中心,分享中国尤其是西海固地区的减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