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7-09 14:10:55
来源:东方网 作者:吴江
杜娜是云南昆明安宁市一所中学的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今年高考拿了598分,由于父母户口不在云南,也没有在当地缴纳社保金,尽管比“一本”录取分数线高出70多分,她只能选择填报“三本”或专科院校。杜娜无奈地说:“我希望以后的政策更加人性化”。(《中国青年报》7月7日)
一直以来,对于没爹可拼的娃来说,好歹还可以拼分数。然而,假如认为只需自力更生的把高考分数考得足够高,便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恐怕仍然是太过自信和乐观了。君不见,尽管高考分数超出“一本”录取线70多分,但仅仅因为父母户口不在本地,也没有在当地缴纳社保金,指望拼分数的娃,恐怕万万没想到最终还是要被“不争气”的爹拖累。
不可否认,既然同样的高考,不同地区的录取分数线却大相径庭,甚至可以有多达上百分的差距,由此而催生的高考移民现象,也的确引发了一定的不公。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考生家长在当地缴纳社保金的规定,的确并非全是空穴来风,更非有意刁难,其目的和初衷,更多不过是为了堵住高考移民的漏洞罢了。既然连吃药都难免会有些影响健康的副作用,为了堵住高考移民漏洞,而带来些“误伤”,似乎也是在所难免。
不过,尽管为高考而设置的规则总是有其产生的背景及其合理性,但对于高考的考生而言,明明远超“一本”的分数,竟然仅仅因为父母的户口和社保金,却只能屈就“三本”,如此“误伤”,恐怕落到谁的头上都难以保持心平气和。尽管按照规则,父母未在当地缴纳社保,的确有高考移民的嫌疑,但因此便让考生受到无辜的牵连,所谓为了高考公平的政策,与其说是遏制了不公,毋宁说是反倒造成了更大的不公。
而按理来说,为了保证基本的秩序与公平,高考当然需要设定规则,但保障考生的基本权益,显然应当是任何高考规则设定所必须确保的前提。从这个角度来看,当父母的户口与社保金缴纳记录,反而成为对外来务工家庭子女公平录取权利的严重侵犯。明明有着当地户口的考生,并长期在当地就读的孩子,却仍然要因为父母的户口与社保金缴纳记录而连累,显然不能全拿严格执行规则来说事儿。
事实上,尽管按照教育厅一位工作人员的说法,《实施意见》是经过公开论证的。如果对这名考生特殊照顾了,对其他考生就不公平。乍一听来,这似乎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并非一点道理没有。不过,防止高考移民政策而对外来务工家庭子女的“误伤”,是不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又有没有可能通过规则的调整避免,与其说是“没有办法”,毋宁说是根本“没想办法”。而按理来说,防止高考移民,其实本不必非和父母的户口及社保金缴纳挂上钩,而只需查看学生的学籍即可,只要是学籍在本地,一直在本地的学校就读,其实完全可以排除高考移民,而大可不必因为父母的户口以及社保金缴纳记录而受连累。
无论如何,当“爹的户口和社保”竟然坑了“娃的高考”,显然不能只是唏嘘,而更需追问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