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武汉:中部崛起的龙头
时间:2010-08-10 16:15:51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刘光宇 

城市名片

城市名称:武汉

城市别名:简称汉。又名“江城”、“桥城”。

城市位置: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东部,地处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东端在新洲区柳河 乡将军山,西端为蔡甸区成功乡窑湾村,南端在江夏区湖泗乡刘均堡村,北端至黄陂区蔡店乡下段家田村。

城市人口:2009年武汉共有常住人口910万,户籍人口838万,是中部六省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其中农业人口296万,城镇人口537万,外来常住人口过百万。人口密度为882人/平方公里。

城市面积: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

城市荣誉: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球杰出贡献奖”、“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

城市精神: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

发展目标:短期内要做“中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

武汉是位于长江、汉水交汇之处的一颗璀璨明珠,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在市区内交汇,将市区一分为三,形成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镇。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我国6大中心城市之一。悠久的历史文化,给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武汉风景秀丽,名胜众多。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1992年被确定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后,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去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到全国人大湖北代表团审议时说:“武汉是中部地区的龙头城市,有区位优势,工业基础,商贸条件和科教实力,在中部崛起中起着带头作用,应该乘势而上,也将前程似锦”。这是中央最高层发出的一个重要信号。把武汉定位为中部地区的龙头城市,是温总理对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角色定位、功能定位,也是总理对武汉的高度期许。

历史名城上下6000年

武汉文化底蕴深厚,有“京剧之母”美誉的汉剧,便鼎盛于汉口,最终与徽剧合流,诞生了国粹京剧。武汉的历史更悠久。武汉作为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生息繁衍。如今全市有名胜古迹339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商朝盘龙城遗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和中共“八七”会议旧址3处。名闻天下的黄鹤楼,位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江城明珠”东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都古刹”归元禅寺,内藏惟妙惟肖五百罗汉。此外,还有古琴台、晴川阁、楚天台等古迹名胜,令人流连忘返。

武汉一带古有夏汭、鄂渚之名。武汉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上溯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其考古发现有东湖放鹰台遗址的含有稻壳的红烧土、石斧、石锛以及鱼叉。市郊黄陂区境内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的商朝方国宫城,是迄今中国发现及保存最完整的商氏古城。
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就是楚国兴起的军事和经济中心。

武汉的城市起源,是东汉末年的位于今汉阳的却月城、鲁山城和武昌蛇山的夏口城。东汉末三国初,地方军阀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是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了一座瞭望塔——黄鹤楼。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的“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中的夏口就是指武汉。当时的武昌是今天的鄂州。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另设江夏县管理武昌。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郡。武昌和汉阳筑城起始于同一时期,约有1800年历史。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现代的省一级)的治所。

历史上,汉口、汉阳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同步发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汉江改道从龟山北麓入江以后,汉口才独立发展,到嘉靖年间在汉江新河道北岸形成新兴的汉口镇。明末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成为中国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美誉。货物山积,居民填溢,商贾辐辏。汉口的港口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成为中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颇能反映其盛况。清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脱离清朝,成立中华民国,建立武昌起义军政府,武汉成为革命中心。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三镇鼎立,以武昌为湖北省省会。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划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改夏口县为汉口市,并辖汉阳县城。

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自广州迁至武汉。1月5日,数十万群众冲击了汉口英租界,2月19日,国民政府正式收回该租界。4月18日,武昌起义“首义广场”的孙中山立像,武汉市政府成立,武昌市与汉口市(含汉阳县城)合并作为首都成为武汉特别市。

1949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进入汉口市区,次日分别进入武昌市区和汉阳县。至此,武汉三镇均由解放军接管。22日中国共产党成立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次日中共武汉市委员会新建成立,由中央直辖。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2次会议决定将武汉市由中央直辖改为湖北省省会。1975年,将武昌县划归武汉市。1983年,将黄陂县和新洲县划归武汉市。1984年5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市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计划单列市)。1986年,国务院公布武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2年月1月18日,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第一站来到武昌。同年武汉取代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大上缴税收城市。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武汉复兴前的蓄势待发

“现在的武汉就是个大工地,整个武汉有5000个项目在开工,这些项目预示着大武汉即将快速发展起来了。”走在武汉,武汉人都会骄傲的为你解释一番。因为每一个有主人翁意识的武汉人都担心遍地开工的表面景象误导你对武汉城市的整体印象。

如今说起武汉,许多人比较纠结,主要原因是曾经的武汉相当风光。旧时,城市名字冠以“大”字的除了上海,就是武汉。1938年全国抗战期间,武汉更是一跃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盛极一时。“一五”、“二五”时期,“武钢”、“武重”、“武锅”等一系列“武字号”风光无限。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列全国三、四名,领骚一时。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武汉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净产值以及实现的利税额均列全国第4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天津。说实话,武汉一直在努力,但是在这些年中,与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武汉经济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两列同时向一个方向前行的列车,尽管两个跑得都很快,但是以跑快的为参照,那么后面的显然就属于“掉队”了。这正是这些年武汉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重视东部沿海地区的建设,自然东部的城市发展比较快。此后开始了西部大开发,成都、重庆等城市迅速崛起。中部“塌陷”客观上造成了武汉的“衰落”。

到现在,很多武汉人对那批风光品牌的陨落依然耿耿于怀,挥之不去。一位外地投资者说,武汉这座城市实际上是被武汉人自己低估了。伴随着一批知名企业退出历史舞台,武汉人开始怀疑自己的产品,继而怀疑自己的城市。武汉人的自信心有些动摇。“尽管武汉与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存在差距,但这里年均15%的经济增幅,代表着中国内陆的新兴力量,是内地复兴和赶超沿海的希望。”几年前,一段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任期将满访华期间的演讲片断,鼓励着这座城市倔强地追求即使茫然失措也不放弃的梦想。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过,包括武汉等几座城市的价值被低估,应引起重视:武汉处于长江边,南北交通、东西相会,武汉城市的独特性没有体现出来,这也是武汉被低估的因素之一。这样被低估的城市,换而言之,即蕴藏着大量机会。

城市发展的能力、潜力和获利预期是衡量城市价值的重要指标。一个地区或城市发展的能力、潜力和获利预期如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取决于是否拥有和发挥好自身的比较优势,而武汉在市场容量、科技实力、工业基础、商务运作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实在是突出。

首先,武汉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武汉素来有“九省通衢”之称,但今天的武汉,开始重塑交通优势的地位。由于处于东部与西部的交汇点,同时也是连接南北方的中转站。因此,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武汉起到了转承东西,连接南北的地位,“十字中心”的位置使得武汉的区位优势异常突出。武汉正在竭力打造中部乃至全国的交通枢纽,并且全方位的发展各个体系的交通,这在内陆城市是非常罕见的竞争优势。

其次,武汉无与伦比的科教资源。武汉城市圈有科研院所59所,在校大学生92万人,在全国位居第二;拥有院士48名,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4个,科研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三。

再次,武汉雄厚的工业基础也是其复兴的重要资本。以光电子产品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汽车业和钢材制造业居全国前三位;以冶金、建材、汽车、石化、电子、生物等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已经形成;武钢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钢铁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再其次,武汉具有丰富的资源。其中,煤、铁、有色金属、淡水、水能等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武汉淡水资源十分丰富,长江与汉江交汇于此,在全国600多个城市,大概有一半的城市为缺水而苦恼,而武汉丰富的水资源也必将成为未来的竞争优势。

最后,非常关键的是武汉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总体水平明显偏低。

近年来,武汉把发展模式锁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之上。武汉希望可以直接跨越传统工业发展的“高耗能、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寻找“高科技、高效益、高就业、低能耗、低污染”的发展路径。

武汉建设成效已经逐步显现。2010年第一季度其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接近15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600亿元。这些指标已经全部达到甚至远远超过2000年全年的规模水平。

其在结构转型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功,8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1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力度加大,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5.9%,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可见,武汉正以飞快的速度找回自己的支点,正以低调的坚守酝酿着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武汉低调干出中部崛起的“领头羊”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省市首先富了起来,之后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然而,中国的中部地区——中国的心脏地带似乎被遗忘了。于是出现了一句顺口溜:“不东不西,不是东西。”中国的中部地区真的不是东西吗不!

于是,中部崛起战略被提出,然而中部六省群龙无首。基于这种状况,不少人都担心中部六省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而“中央要有一个牵头的部门统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郑州与武汉的“龙头之争”曾闹得沸沸扬扬;不过武汉,相对于郑州而言显得很低调。

“我们现在不提武汉是不是龙头的问题。市长要求我们只埋头干事。当不当龙头不是说出来的,是干出来的。”相对于郑州市政府的高调,武汉市政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声称。

国家需要有一个龙头城市率先崛起。由于政策落差,在中部地区,国家有政策放活的空间。历史地看,武汉曾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经济中心,解放后也是中部工商业中心。即便今天,武汉经济总量在中部城市中仍遥遥领先。担当中部龙头,武汉当之无愧。几年后的今天,武汉以低调的实干赢得了“领头羊”的地位。武汉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制高点”上。《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在2010年3月8日通过国务院正式批复。武汉在全国发展布局中的功能定位由上轮总规的“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上升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这个变动,“锁定”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龙头城市的地位。与国务院批复天津“北方经济中心”,重庆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相对应。业内指出,这表明武汉的城市定位在国家层面得到确认和显著提升,武汉城市发展上升到了国家高度。中部崛起的“龙头”之争,国家在导向上作出了“倾斜”。武汉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率先试验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都是印证。

武汉领跑1+8城市圈

武汉晋升为中部城市崛起的龙头城市后,必然要起到“领头羊”的引领作用。然而在做好中部城市领头羊前,首先要做好武汉城市圈的领头羊。2002年5月25日,在武汉及周边城市经济协作联合座谈会上,最早提出了“武汉城市圈”概念。

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

2007年12月14日,湖北省接到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文,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7年12月26日随着武汉阳逻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连通武汉城市圈的7条城市高速出口公路基本建成,武汉与城市圈8个城市形成“一小时交通圈”。这对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9月27日上午,湖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说,这标志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对湖北的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目前,武汉城市圈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发展区域,武汉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为中部城市群起到积极的领头作用。国务院批准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湖北省的第二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城市圈今年将着力推动8项重点工作。着力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西湖区综合性示范区、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示范区、大东湖“两型”社会示范区、梁子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等五大国家级或省级示范区;加快推进圈域产业优化整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城乡市场繁荣和公共服务均等化5项工作重点。

武汉在不断的努力,通过1+8城市圈的核心竞争力来找回自己。武汉城市圈的规划提出了“三步走”的目标。在近期规划中,其近期规划将重点建设以武汉为核心的“1+8”武汉经济圈;在中期阶段,武汉经济圈将逐步突破省界,向邻省的中等城市推进,如江西的九江市、湖南的岳阳市和河南的信阳市,建设以武汉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经济圈。在远期阶段,武汉经济圈将向中部其他大中城市拓展,建设长江中游和中部地区最大、最强、最富活力的城市经济圈。武汉的加速发展,意味着在湖北省内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正式实施。在非均衡战略的背景下,武汉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越来越明显。

武汉人似乎并不满足,武汉人对大的企盼早已超越了地理意义上的范畴,超越了“湖北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旧有定位。在长江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三大城市圈崛起之后,武汉一直梦想自己能成为中国的第四极,成为与三大经济圈遥相呼应的中心。

武汉堪比中国的“腰部”,中华民族的振兴,就犹如一个人要挺直“腰杆”,没有大武汉的重新崛起,中国的腰杆就挺不直。正可谓是对“湖广熟,天下足”在21世纪的新注?释。

如今的武汉在内心呼唤,昔日的风光在哪里?武汉能否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角”,与长三角、珠三角组成中国经济“金三角”,从而成长为中国的“第四极”,承载了太多期待的目光。希望武汉更值得骄傲的辉煌不仅在过去,更在未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