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和小城镇改革:新型城镇化让农民工市民化
时间:2014-06-09 08:56:53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王蕾 

  ■四川在线记者  今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发布。规划指出,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中西部城市发育明显不足。

  如何在新的经济政策下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如何解决?本次峰会的主旨演讲嘉宾、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接受天府早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就是要让农民工市民化。

  观点

  1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

  谈到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时,李铁表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先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要让农民进城以后和城镇居民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也就是农民进城后可以与城镇居民在居住、就业等方面享受均等待遇。”李铁指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解决农民工进城后就业服务均等化和定居落户难的问题,要解决农民工的医疗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等等。
  很多人认为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说得很高,李铁则认为,绝大部分公共服务成本由企业和农民工自己承担了。比如,农民工社保缴纳得很低,如果提高社保缴纳水平,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医疗保险的问题就自己解决了,养老保险的问题自己也解决了。

  而剩下一块就是教育支出,这需要由政府承担。东部外来人口较多,一些民办学校都是农民工自己交钱。在这里应该实行成本分摊机制,中央、各省、各级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经费和义务教育的基础设施经费。

  李铁认为,解决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承担各自的责任,拿出一部分钱来解决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另一方面这项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过程,需要很多年来完成,成本就顺其自然会分摊在多年内。

  观点

  2

  因城市而异,户籍改革不能一刀切

  城镇化不仅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在谈到推进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时,李铁表示,首先要改革的就是户籍制度,户籍改革不能一刀切,而应因城市而异。

  “以前的户籍改革文件是按照城市的等级来确定,过去我们城市规模和等级是相关的,但是现在城市规模已经突破了等级的概念。中西部地区很多地级市的外来人口不见得比发达地区的县级市、甚至个别小城镇人口多,继续按照等级来确定落户优先顺序已经行不通了。此外,不同城市外来人口占的比重也不一样。”

  大城市包括城区和辖区,户改是不是也采取同一个条件呢?还是要有所区分呢?李铁认为,户改实行差别化政策是必须的。有的城市人口严重倒挂,就不可能和外来人口很少的城市使用相同政策。超大型城市面临的问题和中小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城市的主城区和辖区也应该有所区别。”

  在差别化的政策中,应怎样制定入户条件,李铁说,“我个人认为,就业时间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应该按就业的时间长度来确定,你在这个城市有了一定的就业时间,就可以取得这个城市的户籍。”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