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房价现分化趋势 专家建议地方政府不要“瞎搅合”
时间:2014-04-26 13:34:48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作者:杨曦 

    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杨曦)近日,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解读中国经济形势时表示,中国未来房价将呈区域性的“分化”走势,任何统一唱空或唱多全国房价的判断都不够专业。他认为,就业机会带动的人口流入是一二线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建立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城市群,让就业机会在城市群里得到合理科学的分布。

    对于未来中国房地产走势,范剑平总结为“分化”两字。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国房地产看多或看空的两派,范剑平认为均不够专业。“房地产市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区域差异性,谁也没有本事给中国房地产全国下统一的结论,说全国房价都要涨、还有很大空间,或者说楼市要崩盘,这都不符合区域差异性的特点。”他说。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房价下降的城市有4个,持平的城市10个,上涨城市56个。其中最高涨幅0.6%是南京,最低下降0.2%是海口,北、上、广、深依然是全面上涨的状态。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也表示,2014年一季度房价确实是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分析推动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范剑平认为在于就业机会吸引了劳动力的流入,造成了人口对住房的刚性需求。一二线城市近几年就业形势好,主要体现在服务行业,带动了大量人口流入。而某些前期出让土地较多,尤其是产业发展机会少的城市没有太多就业机会,导致人口在流出,这些城市积压的商品房对房价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当前,国家有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两个人口统计指标,其中常住人口指住满六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两个数字的比值大于一则说明该城市以人口流入为主,小于一则以流出为主。比值大于一并且明显在上升的城市,往往是房价比较高而且上涨较快的城市。范剑平介绍,2012年,北、上、广、深这一比值就达到了1.8以上,二线城市人口也在大量流入,因而一二线城市房价呈上涨趋势。

    要解决这一问题,范剑平建议通过发展“城市群”,让就业机会在城市群里更加合理、科学的分布,从而缓解核心城市房价压力。“例如现在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形成一个城市群,让更多就业机会在更大的区域逐步分散到北京周边的城市,让产业在城市群中进行一个合理分工,这样使得人们不必都涌向一二线城市就业。”范剑平说。

    此外,范剑平强调,国务院此前对房地产提出“分类施策、分层施策”非常正确。他认为,地方政府除了要因地制宜地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外,最好不要再出台刺激政策。“好不容易房价不涨了,这时候出台刺激政策,一个是有政策成本,另一个交给市场自己来调节,比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进去瞎搅合要好得多。”范剑平说。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对房地产市场要因城、因地分类进行调控,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重在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