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京“以房养老”试点为何无人问津?
时间:2014-04-21 19:28:59  来源:荆楚网  作者:孔图图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去年年底开始,北京在右安门街道试点以房养老。试点4个多月以来,以房养老一直无人办理,遭遇冷落。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以房养老只是一种金融产品,并不是政府的基本养老政策。(中国新闻网4月21日)

  “以房养老”这个话题很早就被提出,所谓“以房养老”,也就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老年人可以将自己的房产抵押或转让给银行、保险公司或专业养老机构,由这些金融机构支付老人的养老费用,以解决老人们的养老金不足问题。这种贷款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分期放贷、一次偿还,因为与传统的按揭贷款相反,所以被称为“倒按揭”。

  这项在国外发展成熟的业务,在我国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积极响应?

  首先,中国有房产要留给后人的传统观念,在“养儿防老”的观念下,老人给孩子留遗产,孩子为老人养老,是中国两代人之间建立在亲情上的特殊利益关系,房产上写着老人的名字,但房子肯定要留给孩子的,如果老人“以房养老”,在孩子眼里可能太不近人情了,老人就有可能难以获得儿女的情感关怀。另外,房产是否是老年人独立自有,儿女对“以房养老”的意见是否存在分歧,也会影响该项政策的推进。

  其次,现有产品设计不合理,也让老年人顾虑重重。现在贷款期限只有10年,可10年之后呢?很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人老了,贷款花完了,房子也归银行了。

  再次,不少老人对“以房养老”机构不信任,我国市场上还缺少成熟、专业化的商业机构来开展这一业务,客户对相关机构缺乏信任,加之,房产在中国的价值太高,很多人穷其一生只买了处房子,怎么敢轻易把房产抵押出去?国内房价波动和物价指数的影响也加大了实行难度。

  但是,现在的社会正逐步的步入“421”的家庭结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逐渐加大,这时就需要从社会上的金融机构寻求帮助,以便将不动产变为现金,满足养老需求。如果国内试点成功的话,对于解决老年人的养老资金问题和盘活已有房屋资源都有积极意义。

  每一项政策的从设想到落实,都需要面对社会各界的褒贬,群众的满意,是政策继续落实的动力,群众的不满意,也说明这项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只要是逐步健全我国的服务制度的行为,哪怕是不成熟的探索,我们也该给予鼓励和谅解。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