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时间:2014-03-28 12:08:23
来源:城市化杂志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最早进入城市化的国家。到190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75%,实现了高度城市化。然而,在创造辉煌工业文明的同时,潘多拉的魔盒也悄然开启,国家的繁荣强盛并没有体现在人民日常生活之中。一个岸芷汀兰、郁郁葱葱的乡村社会逐渐被烟囱林立、乌烟瘴气的城市社会取代,城市病也接踵而来,贫民窟是当时重灾区之一。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住房和公共设施严重不足,但资本家的天平永远往利益那边倾斜,不愿意砸钱改善工人的居住条件。奉行“自由主义”的政府听之任之,使情况不断恶化。同样原因也导致空气污染、劳动条件恶劣、道德沦丧和犯罪等各种社会问题。从大量文学作品中不难发现对那时城市的描述反复会出现“恶臭(effluvia)”一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为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喘)高发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动下,英国政府开始正视“城市病”的存在:1865年和1868年,议会两次建立皇家调查委员会,对全国的环境污染进行调查,并出台相关法律,规范企业的社会责任。政府的观念也随之改变,从自由放任转为主动干预,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国还数次修订《工厂法》,不断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伦敦的大规模重新规划的现实契机并非政府有意为之,而是起源于这个城市历史上的一个污点:“伦敦毒雾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