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晨报》报道,近来中国多地雾霾肆虐,空气污染亟待解决。昨日,上海科普大讲坛邀请环境科学领域领军人物和权威专家,对PM2.5的定义、颗粒来源、性状危害、监测情况、防治措施等进行全方位解读。上海本月将改变空气质量发布系统,新系统将反映实时空气质量情况。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伏晴艳表示,上海不断加强环境监测,空气自动检测网络除了覆盖市区两级的52个站点之外,还建设了10个交通污染监控网络,时时追踪城市里机动车发展以及空运枢纽、港口枢纽对城市的影响。她透露,本月底上海将推出新的空气质量发布系统,预报实时空气质量情况,指导公众的出行。过去空气质量都是用24小时均值来评价的,虽然全世界都是这样评价的,但是对于个体出行来说,老百姓更需要当前空气质量的客观情况。在一些空气质量突变的时候,空气质量实时状态和24小时均值其实有很大的差异。
伏晴艳表示,除了PM2.5之外,对健康影响不可忽视的是臭氧。上海有污染的天气70%是PM2.5造成的,20%多则是由于夏季臭氧造成的,特别是阳光强烈的时候,一些老人最好不要外出,因为这时是臭氧相对比较高的阶段。伏晴艳表示,上海污染的特点是越靠近海边空气质量好。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杨新教授表示,大气颗粒物对健康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而且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实际上超过了呼吸系统。因为一旦有异物侵入,人体的应急机制会造成血压、心跳的改变,这些改变会造成心血管系统的病变。他建议,重度污染预警时,心血管疾病患者尽量不要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