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治理雾霾 \"不能等风靠雨\"也是东风
时间:2014-03-08 20:19:01  来源:东方网  作者:左崇年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日到他所在的山东代表团,与代表们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治理雾霾、保护环境成为代表与总理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李克强表示,治理雾霾“不能等风靠雨”,要主动作为。(3月7日人民网)

  李克强总理这番话掷地有声,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点中空气污染的穴位,道出了治理雾霾的紧迫感的真谛。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雾霾的出现,固然有自然因素,也有生产方式粗放的因素,它再一次警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

  现实中,一遇雾霾严重时,相关部门就让大的污染项目暂时停产,期待大风把雾霾刮走。可当初立项时为何没有考虑到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没有任何人承担环境污染的后果。我国霾的产生是伴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的双重特征。一是工业,特别是钢铁、水泥等排放量较大企业;二是交通,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三是城市建设带来的污染排放。这些条件“万事俱备”后,如果没有冷空气,“只欠东风”,雾霾就能大行其道。

  治理雾霾“不能等风靠雨”,自强不“吸”。无大风,则雾霾,“坐等风吹”终究不是个办法。治理雾霾要紧紧依靠法律。这法律就是现有各种环保法律。把单方面“说了算”的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里,从源头依法治理,雾霾也就不会再“十面埋伏”。唯有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力来规范和约束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才能保证政府能够持续有效打击无序排污行为,使企业能将减排压力转化成生产力,使公众的节能意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最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我们已经吹响了“向污染宣战”的号角,何不乘此东风来一场治理雾霾、环境治理风暴。当前,治理雾霾须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已成为社会共识,但仅依靠政府的行政命令甚至形象工程,远不能取得理想的治霾效果。现在看至少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最根本是改革执政理念,打造“绿色GDP”,真正做到环境优先。要将环境保护列入政绩考核内容,而且适当提高比重,并加大问责的力度,出多重的拳、下多猛的药都可理解。

  对于公众来说,每一个人都是治理雾霾的参与者,环境保护的主角,环境保护与自己有关。多多关注环境保护事业,多多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多多支持政府的关于环境保护的举措,杜绝自身破坏环境的行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一起携手打造持续优美的环境秩序,想每天都看到蔚蓝的天空只能靠我们自己,而绝不是靠风和雨。不妨乘着“向污染宣战”的东风来一场全面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人民战争。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