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井底人”返京 救助方式当反思
时间:2014-01-24 10:11:35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作者:王传涛 

    “井底人”全友芝放弃了商丘市政府为其安排的工作,称手上没劲,没法在敬老院煮饭。目前,全友芝和爱人在北京租了一间地下室,仍靠捡破烂为生。(1月23日《京华时报》)

  有一位网友的评论特别有意思:“都60多岁了,我以为政府是安排她进养老院养老,原来是安排她进养老院给其他老人做饭。”

  正如被曝光之初的心理一样,这些“井底人”并不认为自己的居住条件需要曝光,有的也不认为自己需要被救助。虽然住的条件确实一般,也谈不上什么生活质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节奏,在没有征得他们同意的前提下曝光他们的生活,是一种不尊敬。而且,曝光之后,各个方面产生的反响,可能会伤及这些弱势群体。

  有一种施救,来源于权力的强加,我们可以称之为“暴力施救”。这种施救,初衷可能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施救只为“遮丑”和“粉饰”,不想让自己这片地域上的百姓成为焦点或受到关注,只是想借机搞一些形象工程。二是不尊重施救个体,对于这些施救对象,从来不问他们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反正就是安排一个工作敷衍舆论就好。三是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救助只顾一时,只是应付一下。

  生活,首先是一种自由。所有的人,都应当有一定的自由空间,都应当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这种自由,带有很大的自主性,与金钱的多少没有关系,与是否拥有特权也没有关系。当“井底人”粗暴地“被救助”时,谁真正理解了他们心中所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