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招生火爆,折射出家长对发展学生兴趣、特长的旺盛需求,以及我国公益性质的兴趣发展机会太少。应大力发展公益性质的社会教育机构,在国外,每个社区都有体育馆、科技活动室等,向学生、居民免费或按成本收费开放。
少年宫招生火爆,折射出家长对发展学生兴趣、特长的旺盛需求,以及我国公益性质的兴趣发展机会太少。
据新京报报道,18日北京少年宫迁址后首次开始报名,现场火爆似春运:凌晨4点家长排队已排到400多号,开门不到五分钟伸缩门被挤坏,近万人蜂拥而入。
少年宫开设的项目、兴趣小组,主要集中在艺术、科技和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舞蹈团、管乐团等团队活动方面,能吸引这么多家长报名,原因不外乎:其一,教育部门已禁止中小学举办兴趣班,但单纯培养兴趣和冲着为升学增添砝码去的需求旺盛;其二,少年宫开设的这些项目学费在一课时20到30元之间,这与一课时动辄几百元的社会培训相比,可谓“物美价廉”。
这种景象,应引起思考。首先,应针对学校兴趣班变异根源寻求对策,而非一刀切取消学校兴趣班。一方面,要通过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建立把学生兴趣、特长纳入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而非只关注分数,让学生自主发展兴趣、特长,而不是在加分驱动下被动接受培训。
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治理乱收费,演变为取消向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项目,本就不妥。如果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开设教育项目需得到教师和家长委员会同意,所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那兴趣班大可服务于学生的兴趣发展,也不会成为学校牟利的工具。
其次,应大力发展公益性质的社会教育机构,在国外,每个社区都有体育馆、科技活动室等,向学生、居民免费或按成本收费开放。而在我国,社区公共资源比较匮乏,开放力度小。这导致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狭窄,要么“学校-家庭”两点一线,要么“学校-家庭-社会培训机构”三点一线。
我国应通过增加投入、整合社区、学校资源等多种途径,加大公共资源的建设和开放力度,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出各种兴趣活动,吸引学生参加,既为他们课余、节假日活动提供去处,也构建社区学生交流、培养能力、发展兴趣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