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18日“两会”上,省政协委员们热议“乡愁”及江苏城镇化之路。
留住历史才能留住乡愁
“乡愁”无处寻,使人更寂寞。省政协委员、大丰市口岸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锦生说,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地城乡也出现大拆大建,部分古村落、民俗文化、乡土风貌等正在消失。以盐城为例,小城镇建设普遍“千镇一面”;古村落、农耕文化急剧消失;村镇常住居民显著减少,乡村吸引力严重减退。同时,植被减少,清水变浑,土不土、洋不洋、大同小异的水泥楼,让人回家之情越来越淡。
“留住历史才能留住乡愁,发展历史才能找得到乡愁。”张锦生建议,要科学规划小城镇,留住乡愁好回家。
省政协委员、淮安市委统战部部长仲波也有同感,他呼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一定要从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出发,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
城镇化建设总体布局规划应包含专题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做到“多规融合”,保证“一张蓝图干到底”,确保在城镇化建设中整体性地传承历史文化。“新的城镇规划选址要避开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存。”仲波建议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启动“美丽城镇和村落保护工程”,规划和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并且不得随意拆除和破坏。
避免“被上楼和被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呵护民生诉求,不能造成‘被上楼和被城镇化’。”张锦生说,这要求充分尊重当地生活传统,特别是加强对乡规民俗等方面的研究,避免规划不接地气,华而不实。
省政协委员、连云港市规划局局长黄咏梅说,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以人为核心”,农民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客体,更应是实施过程中积极参与的主体。但各地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重视、甚至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不了解、不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需求,因此产生“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赶农民上楼”等有违初衷的问题和现象。
应关注农民就地城镇化,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小城镇作为城市之尾、乡村之首,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起到纽带作用。黄咏梅做过一年半调研,问卷调查2000个农民,小城镇在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就业、生活成本、子女教育、养老等多个方面,能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便利,就近城镇化符合农民意愿,让农民有归属感,也减轻了大城市的压力。
黄咏梅建议,各级政府应关注就业机会,因地制宜制定鼓励和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镇的公共政策,因势利导,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提升小城镇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促进农民就近城镇化。
谨防“美丽乡村”盆景化
民建界别委员宋青直言,新型城镇化是修复生态的最后机会,一定要以生态的眼光重新审视城镇化建设中的系列工程,在一些地方出现的“美丽乡村”盆景化现象值得反思。
宋青说,我省空间紧张,能留下的乡村都要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益。“到过一些乡村建设整治点,在部分村庄中,儿时村路两侧杂生的野花野草都被齐整的绿化取代,家家门口还统一砌了花坛。”这些村庄是按图纸修剪,并非遵照自然规律布局,也没有依照村民的记忆复原。
“村庄整治是好事,污水、垃圾、道路和河塘,该整要整,但尽量少折腾。”宋青的观点得到不少人认同。有委员分析,有些乡村绿化工程投入不菲,后期养护昂贵,但实际生态效益并不佳。而这是因为不少工作是以投资量来体现成绩、体现领导重视的,所以不惜以视觉效果取代村庄真正需要。不如因势利导,在原有植被基础上添添补补。美丽乡村不能只依靠规划师来规划,要组建城镇规划联席会,由生态、文化、民俗、植物等多方面的专业人士共同介入。
宋青还建议,建立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监测、考核体系,让第三方考察美丽乡村建设、考察城镇化建设的生态效益。“新型城镇化是拉动经济的机会,更是修复人和自然关系的一次机会,再不能南辕北辙。”
■ 场外回应 >>>
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63%,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年均增加城镇人口111.2万人,增幅处于全国前列。但当前,我省城镇化发展也面临农业人口转移带来的“农村空心化”、城镇承载功能不强带来的“城市病”的双重挑战。委员们关注的问题,正是其中的部分难题。
省委、省政府已注意到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将组织进行深入调研,制定对策。省住建厅副厅长张泉18日表示,我省新型城镇化将很可能在以下方面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增强全省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动力;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完善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全省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现代化建设水平、加强对城镇现代化发展的科学管理等。
“乡愁”、“被上楼”等问题,均将破解。我省将研究构建传统文化优秀人才培养和技艺传承创新机制,鼓励优秀传统文化与休闲度假旅游业融合发展,并将深入梳理、积极挖掘、系统展示城乡自然、历史和当代建设的特色空间资源。同时,确定和培育一批具有鲜明文化、资源、产业特色的小城镇,通过乡村旅游业、特色手工业、现代农业等发展,既留住乡愁,又为农民提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的条件。以规划布点村为重点,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有序引导农民自愿集中居住。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也将更加注重品质与内涵,保留原有风貌和人文元素。
“近期出台的《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城镇体系规划》、《苏州市镇村布局规划》等一系列城乡规划,已较为系统地表述江苏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和以人为本、保护乡愁等理念。”张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