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日电(记者倪元锦)2013年是北京市正式开展PM2.5监测的元年,也是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新国标”的第一年。北京市环保局2日举行发布会称,2013年全年PM2.5年均浓度为89.5微克/立方米,为“新国标”35微克/立方米的2.56倍,实现2017年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任重道远。
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指出,北京PM2.5整体呈现“南高北低”,东南和西南边界地区的浓度水平为全市最高,南部和市区整体为浓度次高值区,北部地区整体较好。他强调,机动车尾气对PM2.5浓度贡献明显,5个布局在环路的“交通监测子站”的PM2.5浓度均值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5%。
据了解,北京市作为重点地区城市之一,于2013年1月1日首批开始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这项新国标规定对6项污染物进行连续监测,包括老标准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和新增的PM2.5、臭氧、一氧化碳。其中,PM2.5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目标值,即35微克/立方米。
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于建华说,“新国标”收紧了旧标准中PM10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在相对空气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评价的尺子变了,各级别天数和重污染发生次数,会较2012年及以前有明显变化”。
张大伟介绍,基于“新国标”中6项污染物监测数据,2013年北京1、2级“优良天数”累计176天,全年占比48.2%;5、6级“重污染天数”累计58天,全年占比15.9%。“这说明,平均每6-7天就是一次重污染过程。”
在北京3级轻度污染以上的“超标污染日”中,首要污染物主要是PM2.5,占77.8%;其次为臭氧,占20.1%;其他污染物成为首要污染物的比例仅占2.1%。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空气质量为5级或6级的‘重污染天数’中,首要污染物都是PM2.5。此外单就PM2.5而言,全年PM2.5为一级或二级水平的达标天数占204天,达标率55.9%。”张大伟说。
北京市环保局提供的“2013年各月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条形彩色图谱显示,“重污染天”多发生在一季度。入秋以来,冷空气造访有助于污染物扩散,9至12月份的1、2级“优良天数”达73天,同期占比59.8%。
于建华指出,气象条件复杂难控,空气质量改善的内在因素,归根结底是污染物减排。
2013年,北京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年均浓度,较“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第一阶段措施启动年”的1998年分别下降78%、24%和43%。
据了解,北京市在2013年共削减燃煤130万吨、更新淘汰老旧机动车超35万辆、调整退出污染企业288家、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8300吨,未来将继续推进压减燃煤、限车控油、产业优化、扬尘治理等污染减排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