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现在是个大问题,按照某些人的逻辑,这个大问题让全国人民更团结,同时也是防空利器。但平民百姓不太关心这些“宏大叙事”,大家只是按照经验论推测,凡有问题处,就有罚款,比如超生、比如超载、比如交通拥堵。雾霾也不例外。
果然,据新华社10日消息,《辽宁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暂行办法》公布以来,辽宁省首次给8个城市开出“雾霾罚单”,罚缴总计5420万元。据介绍,罚缴资金将全部用于蓝天工程治理环境空气质量。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城市若干不等的罚款应该是从财政出。换句话说,就是纳税人出。但是纳税人大部分也就是当地市民,恰恰是雾霾天气的受害者。即便不是财政付款,而由企业支付,那最终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处在“食物链”最低端的消费者来承担一切。虽然,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几十万几百万块钱并不算多,甚至对于沈阳这样的核心社会城市来说,3000多万元也不会让其伤筋动骨,但是财政预算理论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东墙被拆走一块,西墙就得挪出来补上。据第一财经日报11日的报道,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辽宁省官员称,罚款多少对城市的鞭策作用有限,但是作为被罚款城市的市长,在面子上也过不去,这可能倒逼地方主政者注重城市污染治理。
闹了半天,普通百姓呼吸雾霾严重侵害身体健康不重要,雾霾天气对交通运输、生产生活造成的干扰不重要,甚至在国际上引发关注也不重要,只有我们的官员面子因之被扫了才最重要,只有用这个作为关键的支点,才能撬动环境保护治理这根杠杆。老百姓的肺,还真是不值钱。
而且不仅是不值钱,近些年来还有一种论调是“百姓需要为清洁空气买单”,亦即所谓的呼吸税。这就让所有为雾霾所苦的百姓陷入了一个囚徒困境。也就是说,如果你正在遭受雾霾污染,你要掏罚款;如果你在享受清洁空气,你要付税金。总之,里外里你都得给政府交钱。这可真令人郁闷。
不过,官方也明确表示了“罚缴资金将全部用于蓝天工程治理环境空气质量”,也就是说专款专用。既然如此,我们有理由要求这几个城市以及辽宁省的环保部门向社会公示这笔罚款的使用去向和账目明细。或者干脆不要这么麻烦,把这笔罚款当做对市民呼吸不洁空气的赔偿,发还给大家如何?毕竟,呼吸新鲜空气、拥有蓝天绿水、食用安全有营养的食物,这本来都是最基本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