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蝗虫”过后一片狼藉,首都宽容过头。北京地铁发了一条微博:#文文明明 与你牵手#【地铁文明大家谈】“蝗虫”过后的10号线,一片狼藉……北京首都的宽容大度为人称道,但有时候宽容过了头也是最大的诟病。对于恶意破坏北京首都的行为,我们只想说“这里不欢迎你!”(11月10日《南方都市报》)
如果这条微博是一个北京的毛头小伙所发,大可一笑了之。但它却出自北京地铁的官微,而地铁属于公共服务部门,就值得说道说道了。北京地铁所说的“蝗虫”,到底是谁?从一句凶巴巴的“这里不欢迎你”可以推测,应该指的不是北京土著,而是“外地人”。我不知道微博配图里那一片狼藉,是不是完全是由外地人造成的;但很显然,不管是外地人还是北京人,都有一些文明素质不佳者,怎能因此就将气撒在外地人头上,甚至要驱逐之而后快呢?至于所谓的首都“宽容过了头”,更是令人困惑:对乱扔垃圾的行为没有进行有效的劝阻和管理,说到底是地铁管理不到位的体现,应属地铁自身的失职失责行为,何来“宽容过了头”之说呢?
有网友提出“做公共服务的没有资格选择服务对象”,很对。而比“选择服务对象”更恶劣的,是以地域歧视等理由“排外”。北京是中国人的首都,不是北京人自己的首都。这背后折射出的,还是现行户籍制度所带来的社会割裂。窃以为,不管有多大阻力,户籍制度也必须启动改革。即使真如有人说的那样,当前完全取消户籍制度“时机还不成熟”,我们也应尽量缩小不同户籍之间的鸿沟,尽量去接近平等和公平正义。最起码,要对外地人一视同仁,要给予他们最基本的尊重和生存空间。
当然,尽管微博是用北京地铁的官方账号发出,我也知道,这不一定就完全代表地铁的官方意见——或许,这只是官微管理人员的一时“激愤”,只代表他(她)个人的想法。继市长信箱等网络问政手段之后,越来越多的媒体、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开始设立自己的官方微博,将其作为发布信息、与网民实施互动的窗口。但由于这是个新生事物,各单位官微管理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一看水平就不高,所发微博非常情绪化,损害了单位的形象,有违设立官微的初衷。我曾为此写过一篇题为《官微应该有“官样”》的小文,建议相关单位一是选拔官微管理员时要严格把关,并进行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员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一旦以官微管理员的身份出现在网上,就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代表的是“官方”,而非个人;二是制定官微管理制度,微博撰写、发布和效果评估都要纳入严格管理,避免出现纰漏。现在将这两条建议再“艾特”一下北京地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