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大代表近日到登峰街街道文化活动中心视察,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人大代表还发现,有关部门给不少街道配套了万册免费借用的图书,但这些图书的借阅率不高。这种令人纠结的普遍现象,值得检讨,到底是公共资源配套投错了方向?还是配套供给时有着错位的问题?
有媒体报道说,近些年,广州要建“图书馆之城”,是下了大决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广州安排专项资金保障全市各级文化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目前14间公共图书馆、13间文化馆、165个文化站、2000多个文化室已全部实现免费开放。2013年,市级财政对此项工作专项补助1440.6万元,这还不算各区按比例落实的配套资金。
有官员承认走过一些弯路:“市里花了300多万元来配书,但我们发现书的类目和居民的需求不一样。比如刚开始我们以为在乡村地区,种植、农业的书比较多人喜欢看,可是和想象的还是有误差。因为到社区文化站看书的多数是老年人,他们可能更关心身体保健。”他说,今年会对居民需求做更仔细的调查,根据其需求来购书,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毫无疑问,投入重大资源去改善基层的文化项目配置,这是善举。但善举的落点,是不是落在民众所必需的急切点上,与这善举的效果,息息相关。就目前的“投入与产出”对比看,建“图书馆之城”的想法是初步实现了,但这“城”与老百姓的关系有多大,却有了存疑。这种“理想美好、现实骨感”尴尬,恐怕是同整个的决策过程大都与老百姓“背对背”,有很大的关系。财政资金的不菲投入,都是政府每年的合法开支,然而,时至今日,又有多少市民、或者有关街道的“街民”,真正知道这件福荫大众的好事情?更不用说,问一问大伙儿,街道级的“图书馆”,配套什么书?啥时开放?怎样能够方便地索取目录?等等。政府公共服务,特别是新增的公共服务,是惠民工程,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供需”平衡关系,而是个“服务到家、到心坎”的贴身“主仆”关系。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顶层设计”的合理之外,还要实现目标的“基层设计”,在后者上出了岔子,“顶层设计”很可能会变成一个笑话。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服务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本身,也遇到转型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建立“图书馆之城”,其实是个很有挑战性的新课题。街道图书馆借阅率不高,除了内容不够贴身之外,恐怕还有个管理手段更新,传播手段不足,以及服务到位稍欠等问题?能不能在借书上“通存通兑”?能不能把图书书目送到家庭里?能不能预约到家里还书?如此这般,都应纳入到服务预算里面,而这些细节,都与这“图书馆之城”成败攸关。检讨“图书馆之城”建设的得失,其实也是对广州市新增公共服务实现过程的一个总结。不妨把这作为一个实施案例,从头到尾剖析一番。并广泛征求民意,寻求更佳的解决方案。倘若这“顶层设计”本身就有个一厢情愿的问题,那就及时收手,把好钢真正用到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