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中国首个法定意义上的老人节,有关养老的话题备受关注。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情境下,“中国式养老”面临诸多困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紧张,养老金面临缺口及保值升值难题……如何破解种种困境,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10月13日中国新闻网)。
养老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时代困局,并且遭遇众多制约中国养老发展的障碍。特别是当前呈现出的“三大特点”,让养老走到了如何抉择的十字路口。
首先是人多。人多是中国的国情,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必须予以正视,在任何研究和决策养老问题时,都不能绕开这个国情。
其次是钱紧。养老,离不开资金的支撑,要把养老工作做好,资金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养老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中国面临着“未富先老”的挑战,随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未来养老金出现缺口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大。近一段时间,关于养老金缺口、空账等问题频繁引发各界担忧。虽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3941亿元,但舆论仍普遍担心,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未来养老金会出现缺口。于是乎,为了解决养老金缺口,有人提出了“延迟退休”的建议,有人提出了“以房养老”的建议,如此等等。不过,上述提议遭到了多数人的反对,并被认为不是解决养老难题的有效办法。
再有就是资源少。目前,我国养老资源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这种局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缓解和改观。比如,有专家表示,在家庭养老功能面临弱化的同时,机构养老服务也面临着供需矛盾紧张,养老机构数量不足,设备缺乏,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而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与中国近2亿老年人口相比,截至2012年底,中国4.4万个各类老年服务机构所拥有的床位仅为416.5万张,供需矛盾可见一斑,甚至出现了“十年等一床”的情况。在北京,一些公立养老院的床位,据说要排队等上100年。公立养老机构不健全,私立养老院机构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比如,目前私立养老机构的条件虽然比较好,但由于价钱太高,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承担得起,绝大多数的家庭难以负担。
面对“人多、钱紧、资源少”的困境,养老该何去何从?笔者以为,破解养老难题不能总是埋怨“人多、钱紧、资源少”,而需要着眼于上述特点,走一条推动“中国式养老”健康发展的创新之路。一方面,要创新思维和观念,针对“人多、钱紧、资源少”的矛盾进行规划和设计,利用现有各种资源和优势进行整合和延伸,从而把养老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绝不能脱离这个实际,去走“空想”和“务虚”路线,最终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而最主要的就是创新制度和方法,建立公办、市场、居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比如,既然公立养老机构少、私立养老机构贵,能不能鼓励社区多开办一些类似幼儿园、托儿所的“托老所”?很多老人并不愿意去养老院,但平时子女不在身边或者上班,白天无法照料,如果老人像幼儿时上幼儿园一样,白天托管在“托老所”,既实现了养老社区化,又降低了养老的成本。此外,是不是还可以创新和推出“养老师”这一行业?通过培训和资格认证,让“养老师”负责社区中多个老人的托管,每天定时定点巡视,帮助老人处理简单事务,提供健康咨询、保健和饮食服务等,实现高质量的“居家养老”。“养老师”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保姆”,是一种保障养老的专业人员,有了这样一支队伍,不仅能够扩大就业,而且能够解决部分养老难题。
最后,解决养老难题,还需要走多元化、优惠化的道路,对从事养老的单位、企业乃至个人,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盘活社会各种养老资源,把养老做成一种产业、一种市场化的服务、一种老有所养的社会环境,让养老业发达兴旺起来,才能摆脱养老面临的诸多困境。否则,不去务实性地抓养老的基础性工作,不去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发展壮大养老事业,却总在打多收养老金的主意,或者总是抱怨“人多、钱紧、资源少”,显然,这种思维和观念是没有跟上时代发展节奏,还在怨天尤人,甚至是在破解养老难题上的“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