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来,浙江在全省农村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会议专门作出批示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
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已经超过了城市居民,但是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仍然要远远于城市。据有关部门近两年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41%的村庄没有集中供水,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40%的村庄雨天出行难,72%的村庄畜禽圈舍与住宅混杂,90%的村庄使用传统的旱厕,90%的村庄垃圾随处丢放,90%的村庄没有任何消防设施。此外,由于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总体状况不良,也导致农民住房不断拆了建、建了拆,近年因拆建和自然损毁造成的年均损失约350亿元,不仅影响农民自身财富的积累,而且加剧了资源环境的紧张。
新一届政府伊始就把民生作为施政的重点,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特别注意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从中央领导人的批示不难看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和信心。
但是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又得从何处而来呢?按照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马庄村的经验,完善村内沟、渠、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实施了秸秆气化工程,太阳能、闭路电视、“三改”、电话入户率100%,兴建农民活动中心、文化室、图书室,组建了农民乐队等,累计投资1300余万元。按全村2343人算,人均投资5500元。全国大约还有6亿多人居住在农村,改善农村人居条件至少需要3.3万亿资金。这么大的资金投入的资金投入连京沪高铁都可以建十多条,相当于2008年经济刺激的规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由于各地情况差异很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所需要的资金规模只会水涨船高。有专家测算,到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十五至二十万亿人民币。
持续、有保证的资金来源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源,因为进行农村环境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在改造之后部分农民居民可能失去收入来源,还需要为他们提供收入。那么我们从哪里获得如此巨大的资金?换句话说,谁来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埋单?
这些钱不能只靠农民来支付。对于城市的改造,我们采用的方式是拆迁、开放新楼盘、居民购买。但是对于农村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因为至2012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才到6977元。农村人均收入低,储蓄少,贷款难以获得,本地政府财政收入少,并且依靠土地出让获得财政收入的方式也不可持续。
依靠中央政府转移支出,由城市居民支持农村建设,工业反哺农业。这是我们未来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毕竟城镇人均收入已经达到2.4万,在城市化、工业化的早期农村也无偿支持了城市。但是中国城市刚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城市也在大规模改造之中,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城市对于农村的支持也只能是有限的。当前政府转移支出的规模还比较小,2013年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35亿元,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30亿元,未来政府必然会增加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但是考虑到08年4万亿经济刺激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如果政府大规模投资于农村建设也会带来类似的结果,而且当前流动性过剩,增发货币、债券必然引发通货膨胀等不利后果。
相对于其他的融资方式,最有发展前景的还是像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等等这样集开发、融资、销售于一体的方式。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农村的基础设施、工商业,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这样政府不需要大规模扩张信贷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投资,只需要为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即可。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银行过剩的流动性,利用农村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并且以利润为导向,也会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对于居民,在开发初期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在开发之后,居民在企业工作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类似BOT的融资方式还有很多,通过金融创新都可以实现企业、政府和居民三方的共赢,因此这样的融资方式在将来会获得巨大发展。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保证这个过程平稳进行下去。浙江省通过学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政策激励,积极探索试行土地资产运作、个人资本参与、企业投资经营、业主承包开发、共同投资管理等方式,这也值得各地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