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环保部获悉,针对京津冀地区灰霾严重现象,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对京津冀地区提出了更严厉的要求。在污染物排放、能源结构、科学应对、加强监督等方面制定了明确指标,预计到2017年底,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5%。(10月3日新华网)
今年的雾霾天气来得有点早,是侵袭,更是“提醒”。治雾霾是环境保护的不二选择,是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吸进去的是“毒气”,呼出来的是“怨气”。免于PM2.5恐惧的自由,是公民的环境权利和环保诉求。过去,我们稀里糊涂吸进PM2.5;如今,随着监测的常态化,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吸进PM2.5。监测是手段,改善空气质量是目的;公开是手段,促进环境保护是目的。
治雾霾会产生经济发展上的“阵痛”。落后产能的汰淘会拉低GDP的增速,搭高环境准入门槛会增加企业成本,深化污染减排会增添企业“负担”……但是,与人类的健康相比,与清洁的空气相比,与地球的安危相比,都是微不足道。我们眼里不能再揉进PM2.5,这是一种保护健康的自救,一种拯救环境的鞭策。痛下决心,降低PM2.5,别无选择。期待着PM2.5数值的“量变”,能够引发空气质量的“质变”、环境保护的“质变”,以至于经济发展的“质变”。
PM2.5下降,科学发展上升。有专家分析,PM2.5数值创“新高”与生产方式的改变、生产结构的调整不到位、能源结构过度依赖煤炭有很大关系。PM2.5治理要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契机,或者说,让“转变发展方式”呼吸新鲜空气,精神饱满地践行。GDP主宰的时代,让发展蒙上“雾霾”;汽车时代,让尾气充斥街巷;城市盲目建设,尘土飞扬……PM2.5超标,尤其是严重超标,折射出的是发展的不尽科学合理,一些经济政策的“跑偏”,有些地方的政绩观“被污染”。
用“政策阳光”驱散雾霾。阳光驱散雾霾,是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生态文明,关键在于“政策送阳光”、政策驱雾霾,以及政策的净化功能。鉴于此,政策的“能见度”必须提高。唯有用与时俱进的政策进行调节与净化,才能让“转变发展方式”不再是口号,让新鲜空气、清新空气不再是奢侈品,让生态文明实至名归。“政策阳光”首先需要决策与制定的公开透明,“见阳光”,让民意民智参与其中。只有当政策“不揉PM2.5”,政策不再是“雾”里看花,才能用政策的清新来驱散发展的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