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立法保护城市风道,必定有价值
时间:2013-09-27 22:57:41  来源:荆楚网  作者:卞广春 

  4年前,武汉曾规划6条风道,引入“穿堂风”为城区送凉,如今,部分风道却被高层建筑物堵死。为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24日,武汉市人大表示,将把保护城市风道畅通写入法规,建立长效保护机制。(9月25日《湖北日报》)

  武汉市保护城市风道的设想,4年前就存在。这种利用自然,恰当地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超前理念,十分难得。自然界不缺少风,更不缺少风源,但城市建设的步伐日新月异,钢筋混凝土造就的高楼大厦鳞次节比,有了现代化的气息,往往少了人类享用大自然恩赐的那一种舒适惬意。尤其是忽略了自然风的引用与疏导,忽略了自然风其实也是可以通过立法途径得到明确和保护的。

  2005年,武汉市规划部门曾联合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了“城市建筑规划布局与气候关系研究”。气象专家指出,武汉夏季主导风向是东南风,按科学规划,城市道路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就能让江风、湖风刮进主城区,充当都市的“大风扇”。此外,居住小区建筑的布置形式应错位布局优于行列式;点式和条式结合优于单一平面布局;面风向半围合式也利于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武汉城市风道的“风源”基本圈定大东湖、武湖等6大生态水系的十几个湖泊。

  遗憾的是,这一构想虽然被武汉规划部门写入蓝图,但几年来的现实与进展并不令人满意,良好的初衷转变为现实,往往过多受制于经济发展上的超越观,部分风道正在被商业房地产项目蚕食,一些风口也被围进高楼大厦的“铁桶阵”内。

  立法保护城市风道,必定有价值。江城武汉的夏天,与山城重庆、石城南京等附近城市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如果能打通城市风道,引风入城,使整个武汉风通气顺,不仅可以改善大武汉的宜居环境,更能避免夏季因空调引发的电力资源浪费,以及因热风不散引起的环境劣化。这既是科学的成果、智慧的结晶,更是价值的体现、市民的幸福所在。

  武汉市城乡规划立法,明确利用大东湖、汤逊湖等6片生态楔形绿地,形成6条风道,引入城外凉风,为主城区降温,开创了城市开发进程中,如何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新视野。其做法,不仅为武汉的明天造就了美丽的前景,对其他城市的综合规划开发和长远设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前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