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武汉曾规划6条风道,引入“穿堂风”为城区送凉,如今,部分风道却被高层建筑物堵死。为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24日,武汉市人大表示,将把保护城市风道畅通写入法规,建立长效保护机制。(9月25日《湖北日报》)
武汉市保护城市风道的设想,4年前就存在。这种利用自然,恰当地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超前理念,十分难得。自然界不缺少风,更不缺少风源,但城市建设的步伐日新月异,钢筋混凝土造就的高楼大厦鳞次节比,有了现代化的气息,往往少了人类享用大自然恩赐的那一种舒适惬意。尤其是忽略了自然风的引用与疏导,忽略了自然风其实也是可以通过立法途径得到明确和保护的。
2005年,武汉市规划部门曾联合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了“城市建筑规划布局与气候关系研究”。气象专家指出,武汉夏季主导风向是东南风,按科学规划,城市道路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就能让江风、湖风刮进主城区,充当都市的“大风扇”。此外,居住小区建筑的布置形式应错位布局优于行列式;点式和条式结合优于单一平面布局;面风向半围合式也利于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武汉城市风道的“风源”基本圈定大东湖、武湖等6大生态水系的十几个湖泊。
遗憾的是,这一构想虽然被武汉规划部门写入蓝图,但几年来的现实与进展并不令人满意,良好的初衷转变为现实,往往过多受制于经济发展上的超越观,部分风道正在被商业房地产项目蚕食,一些风口也被围进高楼大厦的“铁桶阵”内。
立法保护城市风道,必定有价值。江城武汉的夏天,与山城重庆、石城南京等附近城市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如果能打通城市风道,引风入城,使整个武汉风通气顺,不仅可以改善大武汉的宜居环境,更能避免夏季因空调引发的电力资源浪费,以及因热风不散引起的环境劣化。这既是科学的成果、智慧的结晶,更是价值的体现、市民的幸福所在。
武汉市城乡规划立法,明确利用大东湖、汤逊湖等6片生态楔形绿地,形成6条风道,引入城外凉风,为主城区降温,开创了城市开发进程中,如何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新视野。其做法,不仅为武汉的明天造就了美丽的前景,对其他城市的综合规划开发和长远设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