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网站近日刊登题为“一个下午逛遍巴黎和威尼斯”的文章,称中国存在大量模仿著名欧洲城镇的社区。对这些“山寨”社区,有专家表示,经济繁荣令中国城市和住房起飞,但开发商并不知道消费者想要什么,以为复制知名地标和城市风景会吸引人们购买。中国仿制建筑的问题在于,完全模仿,无任何创新。(9月22日《环球时报》)
建筑业的西式名称和西式风格风潮并非孤立的存在,在其他很多领域,这种风潮也同样存在。比如改革开放之初,很多国产品牌的产品为了谋得一个好身份和更广的市场空间,大都喜欢起个洋名。虽然经过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假洋鬼子式的品牌所剩无几,甚至很多外国品牌一旦进入中国也会给自己起个中国化的名字,但是,类似的现象却并未彻底绝迹。
近些年,刻意给自己起个洋名的住宅或商业项目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追求寓意和雅致感觉的中式名称,这自然是一件好事。它至少说明,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消费者,其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都在增强,或者说,这也算是民族文化自信心增强的表现。
但是,名字的中国化并未带来建筑风格的中国化。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很难见到纯中式风格或中式元素占主的建筑,甚至,绝大多数建筑,无论是住宅项目还是商业项目,几乎不存在中式元素。
从某种意义来说,无论是开发商还是置业者本人,他们对西式风格建筑的追求,所反映出来的,都是对更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在他们那里,西式风格并不是或者至少不完全是所谓崇洋媚外的标志,而是代表着更整洁、更漂亮、更新颖和更富足。
相反的,中式元素给人的感觉却往往是古旧、脏乱、落后和贫困,所以,这些元素的建筑才难获得青睐。但是,这里有一个审美恶性循环,即,正是因为西式元素更多地出现在新建筑中,所以它才给人更多的积极的感觉,而正是因为中式元素较少出现在新建筑中,所以它才愈发给人以消极的感觉。
似乎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会更多地想起中式元素,但那仅是节日的点缀。也似乎只有前往历史景区旅游的时候,人们才会关注中式建筑,但也仅是浮光掠影地看过即略过。这恐怕也不能怪消费者不买中式建筑的账,而是少有含有中式元素的建筑出现——即便出现,大都也是出现在别墅中,普通人难得一见。
外国媒体的讽刺并非毫无道理,虽然并非有了中式元素就是好的,但是纯粹的西式元素,甚至是对外国著名建筑的照搬照抄,确实毫无创新,难逃山寨之讥。实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人,不仅更加关注民族文化,也更加关注生活细节中的民族元素——从中式家具到中式装修风格越来越受青睐即可见一斑。
所以,问题在于,谁来提供具有民族风格的住宅,并且使其能够给带来整洁、漂亮、新颖的感觉,能给居住者带来更加舒适的体验。这一点,需要建筑业所有从业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