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袁崇法撰文称城市不应是权贵的城市
时间:2013-09-18 11:30:38  来源:城市化网 

    城市化网讯  9月17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012年已达2069.3万人。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城市化委员会专家委员袁崇法早在2011年曾对北京城市人口规模发表过见解,他指出,北京即使采取临时措施实行人口控制,亦不该进行选择性歧视驱赶低端人群,此举影响的不仅仅是城镇化进程,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稳定和人们对未来的信心。日前,袁崇法在《财经》杂志发表署名文章称城市不应是权贵的城市。以下为全文内容:

    近年来,由于许多城市尤其特大城市管理问题此伏彼起,政府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逐步由议论开始转为行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涉及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必须慎重对待。

    与历史上以消费福利为中心的城市概念不同,现代城市首先是生产中心、经济中心,因而城市发展遵照的是生产发展的规律,包括现代化大生产和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的规律,以及生产要素高度集聚以追求低成本高效益的规律。要素集聚带来巨大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带来劳动力集聚和人口集聚,这是全世界的规律。

    就此来看,现代生产方式不可逆转,人口集聚规模的增长不可控,实为不争的事实。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就试图解决京都、阪神地区经济发展过于集中、人口集聚规模过大问题,但几十年过去,这些地区不仅没有疏散,反而越聚越大。

    在现实中,城市的管理者和一些学者始终在研究城市的发展资源,计算城市的承载力。但必须看到,城市的承载力是由城市综合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而不是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

    早在80年前,就有专家根据中国资源禀赋建立预测模型,测算出中国只能养活12亿人,然而今日中国人口已超过13亿,而且比以前吃得饱,吃得好。测算失准原因,并不是自然资源禀赋发生了变化,而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增长。

    当然,与任何生产要素的集聚一样,人口集聚既有效益也有成本。效益与成本的比较,是市场行为,企业会比较,劳动者自己更会比较,一旦效益低于成本,人口就不会继续集聚。毫无止境的集聚,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城市人口集聚仍处在高效益期,二是集聚的成本非刚性,失去制约作用。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失控的原因在于后者。因为目前在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要素的集聚主要是靠政府而不是市场,政府权力越大,集聚资源越多越好,成本越低,配套设施建设越有力。政府控制发展要素,掩盖了城市发展真实的市场成本,谁能说得清楚北京的水、电、气、煤的真实成本究竟是多少呢?

    大城市手中的权力成为最大的优势。北京借助首都地位便是如此,所有企业和人口都认为向北京集聚是不争的首选。

    许多城市管理者对当地人口结构都不乏理想化的设计,比如希望生活在本市的人群都具有高学历、高技能、高收入、高职务等,但决定城市人口结构的仍然是生产力的综合水平。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现代化的水平有多高,经济发展总是多元化的,这就注定对人口素质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无论社会具有什么样的公平程度,因人的个体差异,社会各阶层的经济水平不可能均等化,这决定了消费行为永远是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就此而言,低端生产和服务领域的劳动者永远是城市的合理组成部分。

    在现实中,城市人口的集聚是按照多种就业和创业渠道进入的。以北京为例,进入城市的有公务员、富豪、海归、北漂、小商贩、农民工等等。其中,小商贩、农民工属低端人群,但他们的就业率在90%以上,是城市生产的合理组成部分。公务员、富豪、海归、北漂是精英,但随他们而来的亲属未必都是精英,很多也是低端人群,有的甚至是食利者,非生产人群。

    低端就业和创业人群是所谓的草根族,是最基层的民众,它是相对低端而又庞大的社会阶层,在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中国、外国,无论城市农村,无论什么社会制度,对所谓的精英或高端人群,永远都持欢迎态度。而真正能够反映社会进步或落后,反映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的,恰恰是对待低端人群的态度。

    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当年推翻旧社会,使他们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和尊严,新中国才得以发展至今。今后图振兴、谋发展,如何对待低端人群,依然是是否贯彻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基本标准。无论从何角度,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拿低端人口说事,既不合理,也与以人为本的理念背道而驰。

    实行城市发展管理体制改革,应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城市发展资源,反映真实的城市发展和承载成本,通过市场反映的效益和成本水平,指导企业和人口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有选择地集聚。打破城市行政特权,抑制城市福利水平过快增长,应该坚决反对以设置行政门槛限制人口向城市集聚。

    同时,以发展求出路,解决城市人口过于密集问题。北京如需缓解人口压力,首先应当研究并合理规划北京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疏散北京产业,包括制造业及教育、文化等产业,甚至某些政府管理机构,扩大首都政治、经济、文化的辐射区域。

    即使不得已而为之采取临时措施实行人口控制,亦应一视同仁,不该进行选择性歧视,驱赶低端人群。总而言之,把北京建成权贵城市,就会有更多的城市仿效,影响的不仅仅是城镇化进程,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稳定和人们对未来的信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