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9月7日《农民日报》报道,如今,在山东省嘉祥县卧龙山镇汪楼村的房前屋后、东墙西墙的墙根下,映入眼帘的是挂满果子的柿子树、核桃树和绿意葱葱的茄子、辣椒等蔬菜,甚至可以看到长势喜人的大豆等经济作物,该村的群众把果树、蔬菜和庄稼“搬”到了家门口种植和经营。笔者不禁为该县推行“墙根经济”绿化模式的做法拍手叫好。
嘉祥县坚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做到以绿化促生态,以生态促环境,因地制宜,创新突破,大力推行“墙根经济”绿化模式,符合农村地方经济发展规律,符合美化村庄生活环境的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实践证明,该绿化模式的有力推进,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促进了农民增收,可谓一举多得。有资料表明,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可增收1000余万元。
笔者觉得嘉祥县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上棋高一着,看准看好,发挥统的功能,推行“墙根经济”绿化模式的做法简单可学,因为在农村不少农民有农作物种植经验,农民大都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该县去年对全县457个村庄的街巷、道路实行了硬化、净化,又根据农村特点和群众意愿,提出了“墙根经济”的理念。鼓励群众因村制宜,在墙根儿处种植果树、栽植蔬菜。合理利用墙根、合理发展墙根,达到既保护村庄环境又增加群众收入的“双赢”目标。譬如,该县卧龙山镇汪楼村根据村里实际统一规划,村的街道两侧、每家住户门前均留出了1.6米宽的绿化带,长度在5米至16米之间,绿化带周围建起了18厘米高的水泥墙,鼓励和引导村民以绿化带为依托,以精种、精养为手段,种植经济林果和蔬菜,实现以绿治脏、以绿挤乱的目标,路两侧的方寸之地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村民高秀媛说,绿化带内种植的蔬菜能满足全家9个月的需求,年可节约菜钱近千元。
再譬如该县万张镇接骨张村对村庄墙根采取了“公司+集体+农户”的利用模式,一下子把“墙根经济”变成了“特色经济”。同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保持村庄的美观,该村一律种植辣椒、茄子等矮株蔬菜,不栽植高大的果树,年可收入3万元。
发展农村“墙根经济”绿化模式利用农户房屋的墙根发展“墙根经济”,是发展现代农业、绿色产业的“突破点”,是点缀农家迷人的“盆景”,是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因为它既美化了村庄环境、优化了农家环境、丰富了农家的“菜篮子”、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又促进了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我认为,这样投入少、易管理、产出高的“墙根经济”绿化产业发展模式值得各地农村提倡和推广,值得广大农民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