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晚上,著名北京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携李菁、王玥波二义子、唯一女徒弟张怡和徒孙张硕做客北京卫视,畅谈北京评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看完节目笔者意犹未尽,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今年已经71岁高龄的连先生,谈起她钟爱的北京评书,依然精神矍铄,意气风发,这些年,为了传承北京评书,也是为了锻炼徒弟的评书技艺,连先生放弃了颐养天年的美好时光,在北京的几个书馆带着爱徒亲自演出,通过书馆说书的形式,不仅满足了众多北京评书爱好者的欣赏需求,也着实起到了传承和锻炼徒弟的作用,实现了多赢。
今年8月8日,“拜师开始,跪,向师傅、师爹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李金斗洪亮地几声喊,留着干练短发,高挑清丽的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校教师张怡跪地向端坐台前71岁的连丽如和丈夫贾建国连磕三个头,由此成了连丽如首位女徒弟。而在现场,李菁也收了张硕为徒。李菁收徒也表示连派评书传承到了第四代——连阔如为第一代,连丽如为第二代,王玥波、李菁和张怡等是第三代,张硕是第四代。连丽如在收徒现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泪水是欣慰,是感慨,更是对徒弟的殷切希望和对未来连派评书艺术的美好憧憬。
重振评书艺术,是许多评书大家不约而同的想法:单田芳先生选择了开公司,尝试把评书进行产业化运作;田连元先生则把传播评书艺术的重心放在了高校。与之相比,连丽如先生的做法最为复杂、最为传统,却也最为直接。那就是:开书馆,收徒弟。实践证明,连先生这步棋走对了,虽然期间很难很艰辛,但是付出得很有价值,更很值得。现在连先生坚持在书馆演了7年了,每场的书票30块钱,从来没涨过一分钱,一共演出了六七百场,观众达到10万人。观众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说书的很多也是年轻人。没有年轻人的加入,艺术就不能发展。
而为了吸引年轻人喜欢评书,连先生动了很多的脑子,也进行了很多的革新,让连派评书与时俱进就是连先生的理念和践行之路。唱流行歌曲、说网络用语、甚至溜出几个英文单词,她的评书与时俱进,也拉拢了不少年轻人。连丽如认为唯有创新才能够继续发展。“我最反对来我这听书的都是老人,因为没有年轻人就说明你完了,不会再继续传承了。所以很多东西只有年轻人喜欢,它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越多年轻人喜欢评书,我们的评书才能继续发展下去。所以我们就得想办法留住年轻人,让他们也喜欢评书。”
说到连丽如连先生,不能不提到连丽如的父亲连阔如。开过广告社、开过杂货铺药店、练过武、算过卦,而让人们记住他的身份却是说书人;他只上过两年学,却能将《三国》《水浒》倒背如流;20世纪20年代末到50年代中后期,他声震九州八方,听者无不着迷——他就是评书大师、连派评书创始人连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在北京的商业电台连续播讲《东汉演义》,有“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之誉。也正是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才让连丽如走上了北京评书的艺术之路。
相对于其他曲艺形式,说评书很难,表面上是说,其实考验的是“读”和“评”的能力,说评书功夫更在说之外,并非是背书那么简单。连阔如为了说好北京评书,几乎每天都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社会杂家”,几十年里,他广交博学,结交了如京剧名角郝寿臣、谭富英,语言学家吴晓铃、针灸名医胡荫培、作家赵树理等专家,使艺术造诣博采众长,相得益彰。连阔如曾经给连丽如说,“你要想说好评书,就要洞察社会,懂多大人情,说多大书。”连丽如感叹道:“今年我71岁了,才逐渐懂得当时父亲跟我说的道理。”,
连阔如曾说:“说书时要做到五忘:忘己事,忘己貌,忘座有贵宾,忘身在今日,忘己之姓名”,就是要全身投入艺术创作中,这本身就已经很难,更何况北京评书讲究“古事今说,佐以评论”,也是评书艺术的重要特征,从论古而谈今,收醒世之效果。评书贵在“评”,精在“评”。可以说,以北京评书为代表的中国评书艺术,是最具中国民族特点、最富中国审美特色的艺术类型之一。这就要求评书演员要有健康的人文思想,敏锐的观察和洞察社会的能力,独到的科学见解。而如今的评书界,很多年轻说书人往往不喜欢创作,而愿意说熟书、老书。因为创作是费时费力的艰苦工作,从历史资料、民间传说到形成评书还需要艺术家的再创作。
“评”书不能妄下结论,不可信口开河。出身贫寒、只读过两年私塾的连阔如完全靠自学终成大家。连丽如回忆道,父亲从来都是手不释卷的。冬天的时候,连阔如说完书回家,就在路边买个火烧就着凉水,就算是一顿饭,吃完还要再看会儿书才休息。连阔如一生勤俭,不吸烟喝酒、不讲穿戴,所挣的钱除养家外,全都买了书刊。连丽如说,《三国演义》连家就有40多个版本,父亲为考证汉献帝的“衣带诏”,购买翻阅了七八种《汉书》及《三国演义》的版本。也正因为不断的学习和旁征博引,连阔如才把《借东风》《草船借箭》说得入情入理;他学习地理、风俗,以备古今对照;为评价曹操,他精读了郭沫若有关著作,并登门请教。”连丽如说。听众们反映:“听连先生的书,听了历史故事,还学到了不少知识。”
作为老一辈艺术家,连丽如在传承评书艺术上不遗余力,在书馆说书,纯粹就是为了传承,而不是演出效益,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就对此调侃连丽如说“你这纯粹是奉献”,这从多年来票价一直是30元就可见一斑。而作为热爱评书的年轻演员,王玥波和李菁同样令人佩服。说评书和说相声的收入相去甚远,一晚上也就是三四百元的收入,而且说评书很累,但是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用实际行动传承北京评书这种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艺人的多才多能,更体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由于种种原因,北京的书馆越来越少,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最后一家书馆关张。后来,虽然评书在广播、电视上渐渐流行起来,但缺乏与现场观众的交流与互动,只能干巴巴地对着话筒、摄像机说书,让评书的魅力大打折扣。时至今日,在各种娱乐形式的冲击下,不少电视台已经停播了电视评书的节目。与此同时,评书演员队伍也出现了“断档”。有业内人士统计,如今经常登台说书、录制评书节目的只有寥寥几十人。至于北京本地的评书演员,则更是少得可怜。2009年,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田连元、单田芳、刘兰芳、连丽如等4位北方评书表演艺术家,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但其中,只有连丽如一人是北京的评书演员。
不管是北京或者其他城市,现代化的文化要给古老的传统艺术留有一席之地,北京评书是传统艺术的瑰宝,让北京评书能够发扬光大不仅是老百姓的传统文化福祉,也是文化生态多样性的需要,“我得为北京评书争口气。得把它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评书艺术最早是在北京起源的,我不能让北京评书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完了。”但愿连先生的对于北京评书的祈愿能够变为更多人保护和喜欢北京评书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