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城”变空城,提醒官员“功成不必在我”
时间:2013-09-05 18:23:54  来源:红网  作者:杨兴东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热衷于造“新城”,动辄规划数十平方公里的新区、新城。不可否认,城镇化进程使更多人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然而,由于缺乏合理规划,不少“新城”成为“空城”。房地产泡沫蔓延的风险、土地资源浪费的阴影、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隐忧,也渐渐浮现。(9月3日《人民日报》)
  
  建造新城,本是城市繁荣的象征。好的新城,也确实能够拉动地方经济,给予人们更好的城市生活。但如果欠缺长远规划,欠缺配套设施。再美好的图纸设计,最终亦可能变成“镜花水月”。从新闻报道来,不少城市的新城,已经浮现空城危机。入住率低,“炒房客大量甩房”,“配套设施不齐全”,种种让人焦虑的现实,逼迫这些业主们打起“多少钱买的多少钱卖给你,只要不赔钱就行”的算盘。
  
  然而,市场没有给予他们解套的机会,面对可能爆发的房地产泡沫,业主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漩涡中。而可以想象的是,如果第一线的业主倒下,由此而来的“蝴蝶风暴”亦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这些地方政府将面临一场底特律式的债务危机,而多年来数以万计市民累积起来的城市元气也会因此遭到重创。
  
  地方政府,绝不是缺乏远见,看不到房地产泡沫的风险。相比较可能潜在的风险,多数官员更倾向于拥抱房地产带来的“繁荣”。毕竟,全国主要城市的房价依然坚挺,《国际金融报》昨日刊文就指出,全国100个城市的住宅平均价已连续15个月环比上涨。显然,从短期来看,房地产业的冬天很难骤然降临。所以,相比较任期短,却又试图“功成必当在我”的官员而言,投资兴建新城,便成了响应城镇化号召,多出政绩、快出政绩的“务实”选择。
  
  而如果从推动城市繁荣的角度考虑,部分官员的这种打算也无可厚非。城市人口基数总在不断膨胀,而城市的基础设施规模也应当配套增长。更多的新城,更好的卫星城市,都有助于分担中心城市的人口压力,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不过,尽管这种思路在理论上站的住脚,但从实践来看,却仍潜伏着一个名为“立杆见影”的陷阱。
  
  建造新城,明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如果要建,就必须充分考虑本地方实际,充分考虑资金承受能力,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连续性。但对这些新城变空城的主政者而言,一面是大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热闹以及快出政绩多出政绩的诱惑。一面是国家对大城市房产市场的调控,房产游资大量涌向他们手中的新城项目。在一连串的利好因素面前,这些渴望发展,渴望做出成绩的主政者们又怎能安下心来,谋求科学发展?
  
  亡羊补牢,犹未未晚。发生在部分城市的空城现象,尽管令人惋惜,但对于正处在城镇化建设关口的官员们而言,却是一堂很好的教育公开课。从这堂课中,已经建造新城的主政者可以及时地采取措施弥补不足。正在建造新城的官员们亦可推出更全面的对策防患于未然。而更加重要的是,他们都应借此看到自身的浮躁病,从而在今后开展工作时,注重更好更全面地吸纳专家与市民的意见,以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工作作风,为城市居民谋千秋福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