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中山门街道南北坊社区里,几个开放式的院落乍一看很普通,这里没有物业公司管理,没有保洁人员天天清扫,但是仔细一看,你就会发现这里宁静干净,很少能见到野广告,也没有杂草,这份干净已经维持了7年。原来,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周五社区的居民会组团自带工具在社区里义务劳动。(9月2日《西安晚报》)
一个没有物业管理机构,也没有专职保洁员的社区,却连续7年保持宁静整洁的环境,墙上没有讨嫌的“牛皮癣”,地上没有疯长的杂草,这真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奇迹。当然,无为仅指机构设置的空缺,实际上社区居民,每周都付出了实实在在的汗水。
用汗水换来家园的宁静,用劳动保持社区的整洁,在我看来,这不仅是社区群众“自治”的硕果,还富含理解、温馨、文明的特质。
先说理解。社区住着一千多户居民,脾气秉性、所事职业、白班夜班、兴趣爱好,该有多么复杂的情况,但在每周五义务打扫卫生上,大家却认真遵守,并且持之以恒,没有理解、没有共识,恐怕绝无可能。正是因为大家理解了“绿色环保日”对于社区的重要,对这一维护社区公共利益的安排达成了高度的共识,才可能使这一制度长期坚持、取得成效。如果互不理解和包容,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就不可能有现在的干净整洁的环境。
次说温馨。如今在许多社区,门铃之声叮咚、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大约并不鲜见。人们缺少交往沟通的渠道。而共同劳动、共洒汗水、共同分享优美环境带来的喜悦,是最能使人们心灵沟通、情感贴近的方式。不仅如此,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干活,还能激发出温馨的氛围。对于一个几千人的社区,这种氛围尤为珍贵,它是大家和谐相处友好生活的基础。
再说文明。文明是社区居民的基本素养。你的素养如何,不在你的衣着多么亮丽,而在你的心灵足够美好。一个环境意识低下,不注意公共卫生,随意乱抛垃圾,只管自己家里整洁,不顾公共场所干净的社区成员,很难说他多么文明。相应的,那些杂草乱生、污物遍地、地砖破损、道路不畅的社区,看着心里都不舒坦,也谈不上是文明的社区。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南北坊社区的“绿色环保日”,最初由退休职工自发发起,她们抱着为社区“找点事做”的善心,最终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不仅如此,她们还帮着大家伙收水电费,调解邻里矛盾。这些在他们看来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因为充斥着公益和公义的品质,才是我么这个社会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