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基尼系数在0.3左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0.42,但到了2010年,已经达到0.48.这表明居民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更事关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整顿收入分配不公迫在眉睫。学者认为,由于目前缺乏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和充分竞争的人力资源市场。教育投入的价值并未充分体现,而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已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非新闻;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有识之士也多次剖析阐明。而学者提出的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已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让人思之,阒然心惊。
社会进步的一大体现就是从身份到契约,然而,遍览现实,这一潮流在逆行发展,因为身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比如决定收入。一个在国有金融控股集团任部门经理的人,税后年薪加上房补、车补、书费、健身费、休假补贴、补充养老保险以及各种临时性的“福利”,实际收入在百万元以上。而一名农民,天暖种地、养鱼,天冷去铁路打零活,一年到头累得要命,纯收入只有2万多元,还不抵前者工作一星期。即便在垄断行业内部,收入也很悬殊——数字显示,在央企人均福利费支出中,最高的为4.46万元,最低的为149元,相差近300倍。当然,追求绝对的收入平等是一种偏狭,但当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已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时,就不能不叩问和反思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危机。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这种趋势仍在持续,尚未有遏制的迹象,正如有学者坦称,“工薪阶层、农民家庭的优秀子弟通过自身努力‘鲤鱼跃龙门’、入职高薪管理机构和行业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不仅削弱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人力资本的效率,也导致收入阶层的不断分化与强化——富者愈加富有,贫穷家庭延续贫穷。”
学者所描摹的这种现象,其实就是阶层板结化。不得不说,在当前,社会结构的流动已经发生了凝滞现象,不少人的上升渠道越来越逼仄,他们无法取得上升的空间,为此就不得不放弃。近日有人感叹,马上又到高考了,老家中学高三毕业生比去年减少了300人左右,全国比2008年减少了数十万人。高中毕业生减少,一部分与实行计划生育有关,另一部分与升学无望,或者即便考上了也找不到工作,从而陷入绝望有关。
近年来,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读书无用论确实在一些地方兴起,比如一项调查显示,今年大学生求职心态更为现实,本科学历人群中愿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达到20%,与去年的1.2%相比大幅攀升。零月薪形象使得一些网友心生感慨,觉得择业太难。其实,择业难是对贫二代而言,“他们有的是背景,我们只有背影”,富二代、权二代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忧。据悉,在北京,一个大学生进入“国字号”大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中间的“帮忙费”、“好处费”已飙至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元。如此机会,贫二代只能望而生叹。
此外,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指出,综合各项指标并考虑到中国近年经济发展态势等多种因素,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大约15年左右。这说的虽然是社会结构,但实际上仍隐喻着社会阶层的固化,而这种固化必然导致结构发展不均衡、不对称、不健康。
社会阶层不断板结化,必然使得社会土壤日渐沙化和盐碱化,因为在上升渠道被阻拦之后,这些人必然心生怨气。同时,社会阶层的不断板结化,也使得健康的社会流动和财富循环陷于中断。社会欲有活力,关键要看其流动性。如果阶层出现固化,这无疑潜伏着一种巨大的危机,必然导致上下对立,阶层之间互相防范,互相视对方为仇雠,同时在攸关公共利益的社会命题上也不可能达成共识,社会只会越来越断裂。
改革是打破阶层板结化的唯一出路,但是,当既得利益者坐享好处时,他们不可能让渡利益;而弱势群体因为自身能力的孱弱,无法取得强大的博弈权。为此,就需要政府在制度设计上强化弱势群体的力量,不如此,一切便是虚妄之谈。